图为发布会现场。 本网记者 吴思强摄影
寿光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惠玲介绍本届蔬菜博览会情况。 本网记者 吴思强摄影
寿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世俊主持发布会。 本网记者 吴思强摄影
寿光市委常委副市长高翔回答记者提问。 本网记者 吴思强摄影
中央、港澳驻鲁和山东省内媒体记者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本网记者 吴思强摄影
本网讯(本网记者 吴思强 摄影报道) 今天上午,山东省举办新闻发布会,寿光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惠玲向中央、港澳驻鲁媒体及山东省内媒体通报了第十七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的相关情况。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6届,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历年来,共有50多个国家、地区和31个省、市、自治区的2200多万人次参展参会,在国内外蔬菜及相关产业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经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由农业部、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省政府、中国农科院、国家标准委、中国农业大学等主办的第十七届菜博会将于4月20日如期开幕。
第十七届菜博会秉承“ 绿色?科技?未来”的办会主题,围绕服务“三农”宗旨,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按照突出特色、坚持创新、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打造综合型农业展示交流平台。本届菜博会设1个主展区和11个分展区。主展区展览总面积45万平方米,设12个展馆、大棚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区和蔬菜博物馆。11个分展区将全面展示寿光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
一、科技创新,集聚现代农业前沿技术
科技创新是菜博会影响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本届菜博会共展示国内外蔬菜品种2000多个,新增品种200多个,集中展示椰糠基质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集中供液、LED光源及光伏农业、信息化温室远程控制等先进技术100多项,栽培模式80多种,从种植基质、展示品种、种植模式、栽培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全面汇集展示和交流共享国内外蔬菜产业领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理念,促进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低碳农业等科技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第五届中国(寿光)设施蔬菜品种展、中国番茄种业联盟专业技术交流会等一系列农业科技领域的高规格会议也将于菜博会期间在寿光举办,最新前沿农业技术将通过菜博会向外界进行展示推广。
二、注重实效,拓展服务“三农”更广领域
服务“三农”是菜博会的办会宗旨,本届菜博会立足提升与创新,对展馆设置和展览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强化展位展示和实地种植相融合的展览模式,更注重展会实效。贴近菜农种植实际,新建大棚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区,全面、立体展示实地栽培技术,让菜农看得懂、学得会,整个园区实现了从露天种植、拱棚及冬暖式大棚,到阳光板智能温室、信息化自控玻璃温室的系列化全面展示。本届菜博会还将集中展示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信息服务等电子商务实用技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新动力。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全国新型职业农民专业人才培养论坛、农民科技大讲堂、实用技术讲座等活动,向农民零距离传授农业技术,引导培育职业农民,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延伸产业链,构建经贸合作交流大平台
菜博会始终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方向,健全展览产业链,形成行业配套、产业驱动、定位高效的服务体系,从一个区域性蔬菜展会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农业综合展会。本届菜博会设有室内外展位2000多个,通过公开竞拍,已全部订出,展商来自美国、荷兰、以色列、日本等4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国际农产品精品展,吸引了17个国家的110家外商预定展位165个。菜博会期间,我们还将举办第三届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峰会、2016中国(寿光)遮阳窗饰展览会、现代农机装备展等多项专业展览活动,进一步带动中外经贸交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深化“蔬菜文化”,助力展会展览新形态
第十七届菜博会进一步深化蔬菜与文化的融合,将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世界文化结合现代工艺把科技、文化、艺术完美地融入蔬菜展览,创制200余个蔬菜景观,各类大型蔬菜文化景观、园艺景观、廊架景观,观赏效果极佳。还将“蔬菜文化”理念深入到展会的各个领域,第五届海峡两岸休闲观光农业交流会、第三届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第七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全国摄影展等50多项文化交流活动亮点纷呈,将为广大游客奉献一道道“文化大餐”。
五、以人为本,完善优化服务
展会致力于为参展客商和游客提供一流保障和优质服务,从细节着手,不断提升展区“软实力”。通过扩建停车场、增加售票亭、设立服务区和便捷通道、实行60岁以上老人及特殊人群免费参观等措施方便游客参观;通过室外统一搭建钢结构固定展棚、网络办理参展证、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措施优化展商服务。本届菜博会还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健全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增设警亭警室,致力做精、做细、做实,确保展会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