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辞了局长干科员”折射“养闲人”现象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辞了局长干科员”折射“养闲人”现象
发布日期:2016-04-13 14:00:00  浏览次数:16

  毛建国 

  一个县一年有10位局长、副局长提出改任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等虚职岗位;发改局长、财政局长等实权人物也申请“实改虚”……近日,新华社记者在多个县调研时了解到,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超发奖金、超配职数等非常规的干部激励手段已行不通,部分干部因为权力受到监督、“无油水可捞”成为常态,主动要求从风险和压力大的实职,改任清闲但待遇不少的虚职。

  从概率来讲,“辞了局长干科员”应该只是个案,很多干部更喜欢“人往高处走”。比如最近的一则新闻——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原区长丁卫东,才当区长1年多就想当书记,于是四处傍大官、找关系、打招呼,结果断送了自己的仕途。

  不过,哪怕“辞了局长干科员”只是个案,这种新动向也值得观察。出现这种新情况,说明当前作风建设确实取得了成效。一方面,在新的反腐形势下,官员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多,权力越大,风险和责任也越大;另一方面,在新的政治生态下,一些仍按老套套办事或干脆混事的官员出现了能力危机,权衡风险和收益之后,打起了由实改虚的主意。

  辩证地看,出现“实改虚”现象不是一件坏事,这是干部队伍的“自我净化”。既然一些人能力不强、作风不过硬,让其“靠边站”才是对工作负责。否则,一些官员无心无力工作却霸着位子,问题更大。

  但是,作为一种新动向,“实改虚”也表明公务员管理仍存在漏洞。从岗位设置上讲,虽然工作有实职和虚职之分,无论哪种职务都对应一定的职责。实职和虚职,本来只是分工的不同,如果变成了压力的不同、付出的不同,这是不正常的。虚职不应该是混日子的代名词。服务群众不分实职、虚职,即使身在虚职也应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也需承担一定的职责。

  实践告诉我们,当一个官员信念“缺钙”、作风“缺铁”、能力“缺锌”时,连普通公职人员都做不好,遑论做官。而在健康的政治生态中,“三缺官员”不管在哪个位置,都应很难混得下去。一个官员如果干不好局长,也未必能干得好科员。如果这些官员可以通过转岗的方式到虚职上混日子,表明一些单位的岗位设置不合理,存在制度性的“养闲人”现象。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