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治理“不文明”,别只斥责“没素质”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治理“不文明”,别只斥责“没素质”
发布日期:2016-04-08 10:39:00  浏览次数:15

  王丹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8日 02版)

  每个假期,旅游问题都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中,两名游客因为攀折花木吃了玉渊潭公园开出的20元罚单,这也是北京11家公园从2014年恢复执法权以来,对游客开出的首张罚单。

  乱扔垃圾、随意攀爬、乱刻乱画……近年来,各种不文明行为让“中国旅游”承压不少。旅游陋习不仅出现在国内各大景区,在国外也不时出现,比如卢浮宫前泡脚、埃及神庙刻字、国际航班上动武等。网友对各种不文明行为的“随手拍”爆料,则凸显出社会对不文明行为的深恶痛绝。

  在每次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批评中,素养问题都要被拎出来晾晒一番。游客违反爱护环境、自觉排队、不大声喧哗等社会公德,确实与素养不无关系。为此,批评教育等柔性疗法和开罚单、设立旅游“黑名单”等刚性疗法都属必要,有助于让游客绷紧心中“文明”的弦。但需要进行反思、接受“再教育”的不止游客这一群体,舆论在斥责小部分游客“没素质”的同时,也应追问,相关管理方是否尽到了公共服务和监管的职责?

  玉渊潭公园虽然开出了行政罚单,但攀折花木、乱扔垃圾的现象仍不绝迹,有的游客压根不知道不文明行为要挨罚,有的游客对20元的罚单根本不以为意。这暴露了当前治理不文明行为的尴尬,而这种尴尬恰是景区管理失效的表征:有的是该到位的旅游公共服务跟不上,有的则是长期监而不管,助长“破窗效应”,放纵了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其实,舆论对于不文明行为的讨论已足够多,虽然不少是旧调,但仍值得重弹。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久营造。我们需要持续对不文明行为保持“痛感”,因为这一存在于社会共同体中的共同感正是推动我们不断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和动力之源。

  “风物长宜放眼量”,文明升级是一个大的跨越,不论是文化的涵养、制度的建设,还是法治的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从个人道德自省到集体公德意识的养成,从内心的觉醒到习惯的形成,也需要时间。达成这一目标,除了扎实做好素质的“面子”和管理制度的“里子” 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