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讨论涉法话题理当回归法治框架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讨论涉法话题理当回归法治框架
发布日期:2016-03-24 10:23:00  浏览次数:9

  陆颖

  最近,深圳比亚迪车主“撞翻违规变道车”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争论仍在持续发酵。其实,面对类似这种可能危及公众安全的涉法话题,抛开个人成见,更多地回到约束和规范公众行为的法治框架中来,对于定纷止争、形成共识,显得重要而迫切。

  涉法话题不回到法治框架,通常只会越争越乱,越描越黑。就这起“撞翻违规变道车”的纷争来看,无论是一些人对该车主“维护路权”的赞同支持,还是一些人认为“此种做法无视对方人身安全”的批评担忧,不能说都绝对没有道理,但无疑都过分强调了某一方面,使得言论缺少交集,从而形成了“鸡同鸭讲”的局面。而且从社会影响来说,争论的越激烈,人们离共识的距离就越来越远。

  类似的教训,其实早先就发生过。无论是此次面对“违规变道车” 如何应对,还是此前四川成都“男司机踢打变道女司机”,社会舆论之所以出现波折与反复,一方面在于人们对相关事件当时的信息掌握得不全面、认识得不清楚, 另一方面就在于事件从进入公众视野开始,很多人就没有以法律作为评判的标尺,而是各取所需地自说自话。这种局面,无助于形成推动问题解决的共识。

  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基本解决了数十年前无法可依的局面。面对涉法话题特别是公共领域的治理难题,循归法治是破解纷争的有效“管钥”。像如何处置“违规变道车”这种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早有责任划分的条款,更有重惩的规定;如何应对“违规变道”,行为是否适当,同样有明确规定。至于主动上去 “撞翻”是否无责,与是否属于“维护路权”无关,根本上在于依法对事故的责任进行认定,法律才是起根本作用的“定盘星”。

  当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补齐法治思维、依法办事的短板,是当下中国人较为迫切的一件事情。今天,我国很多地方已经进入名副其实的“汽车社会”,汽车与行人的矛盾、车主之间的纠纷高发,社会转型带来的其他矛盾也同样多发。只有回到法治框架中来,遇事找法、问法,自觉做到信法、尊法、守法,才能真正弥合社会分歧,不仅做守规矩的开车人,更做文明有礼的社会人。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