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如何斩断伸向扶贫惠农领域的黑手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如何斩断伸向扶贫惠农领域的黑手
发布日期:2016-03-14 15:26:00  浏览次数:14

   3月13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农业界别分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范小建一字一句地念出了“两高”报告中的一句话:“严肃查办、积极预防发生在基层,尤其是‘三农’领域的职务犯罪,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为期5年的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扶贫很多问题都发生在基层,发生在老百姓身边。老百姓对这方面的问题反应也特别强烈。”范小建说。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苍蝇’逐臭,‘蚊子’吸血”,他毫不客气地用了这样的比喻直指关系到脱贫攻坚成败与否的“最大风险”——“农民身边的腐败”。

  “这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陈贵云在一场小组讨论的发言中说。

  从“救灾钱”到“死人钱”,几乎无所不贪 

  3月13日,曹建明作工作报告时,强调了过去一年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蝇贪’”成果。去年,共有11839人因涉“三农”领域相关职务犯罪被查办,8699人因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被查办。

  “职务低、发案率高”,这正是这些基层腐败分子被冠以“蝇贪”之名的原因。陈贵云指出,有的案件中,甚至连村出纳、村民小组组长、农村敬老院院长、小学校长都可以成为基层贪腐案中的“主角”。

  陈贵云还总结出了“蝇贪”的特点——“小金额、长期贪”“手段直接、拙劣”“抱团腐败突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虽然官不大,却是‘全天候、全科型’官吏,掌管着农村政务及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集各种权力于一身,最容易膨胀和异化”。

  不仅如此,“蝇贪”之所以让人深恶痛绝,很大程度上还在于他们把手伸向了社会底层最弱势的群体。“一些基层干部手越伸越长,从农民的养命钱、救灾钱到‘孩子钱’‘死人钱’,几乎无所不贪。”陈贵云说。

  “扶贫惠农”领域尤其应警惕“蝇贪”频现 

  在陈贵云看来,在我国“扶贫攻坚战”打响之后,“扶贫惠农”尤其要警惕“蝇贪”频现。由于扶贫工作中惠民政策多,资金、项目多,在贪腐者眼中是块“肥肉”,并且扶贫工作的涉及面十分广,工作环节多,在贪腐者眼中就可“变味”为“漏洞百出”。

  范小建对数字特别敏感。他特别提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将增长43.4%。“扶贫资金光增量就增了200多亿。“这么多钱一下子都下到村里去,如果管理跟不上,太容易出问题了。”范小建委员在小组讨论中大声强调。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道真县忠信镇人大主席郑维勇在担任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时就查办过这样的案子。

  一位镇“合医办”的负责人和一位自家亲戚联手造假。亲戚负责开具伪造的发票,镇“合医办”的负责人则拿来老百姓的医保资料和个人身份信息,伪造了村民住院、手术的情况,再拿这些虚假的医疗凭证去“合医办”办理审核,套取了80多万元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这个案子造假的方式很高明,不容易审出来。”事后再回想起个案子,郑维勇依然这样觉得。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