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种粮大王”于会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民不能掉队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种粮大王”于会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民不能掉队
发布日期:2016-03-03 21:10:00  浏览次数:15

  30多年前,在辽宁省辽中县六间房乡许家村的农地里,20岁的农民青年于会怀看着乡亲们用传统方式耕作,劳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他立志做一个农机户,依靠先进的农业机械,让自己和家乡富起来。于是,于会怀贷款购买了一台老式拖拉机,开始简单的机械化生产。

  30年匆匆岁月,当年的农民青年不仅发展为东北知名的“种粮大王”,更是家喻户晓的“带领农村创富的好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不能掉队。”3日,来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于会怀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民致富奔小康,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于会怀认为,农业现代化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主线。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机械化水平需大幅提升。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对此,于会怀时刻思考如何加快农业发展、加速农民致富、推动农村增产增收。他得到一个结论:必须依靠科技。“中国需要走特色现代农业道路。从制种,到高效农药,再到队伍建设,进行‘三农’改革,就要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不仅如此,于会怀强调“种粮大户”在“十三五”规划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种粮大户’以专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领国家农业发展,为建成小康社会形成支撑。‘种粮大户’要带领广大农民连片经营,降低成本,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回忆当年创业经历,于会怀深感农业机械化的魔力。“当时,机械化设备还不全面,技术也不完善。当我和乡亲们提到农业机械化时,他们都不相信。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农民接受先进的理念。”

  于会怀认为,国家惠农政策为农业机械化铺就了康庄大道。“2000年之前,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他感慨称,当时,农民自行承包土地,种地不如打工收益好。随着国家日益重视农业,连续出台惠农政策,农民种地不但不需缴纳农业税收,还会得到各种综合补贴。“原来,农业支撑工业;现在,工业反哺农业。”

  “水稻机械插秧比人工插秧每亩地产量多200余倍,成果籽粒饱满。”于会怀以水稻插秧机的作用为例告诉记者,“这些年,农民渴望高效、节能的农业。农民离不开机械化。”

  在于会怀的积极推动和带领下,辽宁省辽中县六间房乡的田地变了模样。加入农业合作社后,农民每亩地可增收350元人民币,年收入非常乐观。“农业利好政策和农业机械化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各地有亮点,各地有难点。”对于发展较缓的山区和农村地区,于会怀建议,将土地转让给“农业大户”和农业合作社,让“会种地的能手”从事二三产业经营。“资源少就必须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以特色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增加其附加值,改变窘困现状。全民奔小康,山区农民一样不能掉队。”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