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秋余 寇江泽 李心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着眼破解发展不平衡的难题,提出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向前推进,但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矛盾比较突出。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突出强调协调发展,能够更好地破解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奏响全面小康“协奏曲”。
区域协调——
“四大板块”“三大战略”对接联动,搭建发展新平台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此基础上,中央审时度势、统筹全局,提出了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
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委员认为,“三大战略”与“四大板块”对接联动,对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意义重大,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蔡玲介绍,去年民建中央组织开展了对长江经济带的专题调研,“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通过长江沿岸城市群的纽带作用,沿线省市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路更通了,货更畅了,要素流动加快,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明显加强。”
蔡玲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层面统筹,地方要多算大账,少打小算盘。“比如大气污染治理,如果京津冀各自为战,都不愿牺牲自己的短期利益,雾霾很难得到有效治理。”
代表委员们认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既是需要正视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区域协调发展将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河南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代表对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印象深刻。孙立坤介绍,去年6月,郑焦铁路正式运营,焦作加入到郑州“半小时经济圈”。“焦作已经为立足于区域协调发展制定了详细规划,将充分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孙立坤说。
同样感受到区域协调发展机遇的还有吉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安桂武代表。“国家振兴东北战略实施十多年来,东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轮振兴东北政策措施出台后,东北各地正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安桂武建议国家在高速铁路、机场、国际内陆港务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方面给予东北地区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