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哲哲
从成功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从倡导“一带一路”到中韩、中澳自贸协定落地生效,从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投入运转……我国开放发展新理念开花结果,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地发出“中国声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中国对外开放铺展出气势恢宏的新画卷。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陆海内外、东西双向,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近几年的广交会上,山东青岛交易团成交额在全国外贸下降的情况下连续4年保持增长。在青岛,孕育了多个各具特色的“外贸品牌小镇”,这些小镇的产品、产能正在对全球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以青岛胶州“假发小镇”李哥庄镇为例,依靠“顶上时装”产业链,形成发制品企业60家,年产值约18亿元人民币,小镇假发生产规模占全球市场的1/8。目前,青岛启动10个过亿美元“外贸品牌小镇”培育工程。它们以“外贸品牌小镇”的形式集聚发展,支撑起青岛品牌“走出去”的半壁江山。
“镇虽小却有国际化大视野,小产品做成大产业,得益于‘品牌战’。”青岛隐珠街道经贸中心主任刘国春一语中的。
近年来,我国贸易布局正在由大转强,外贸注重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大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出口。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内陆延边还要跟上东部沿海的开放节奏。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边民互市贸易等扩大沿边开放新举措,为中西部跟上沿海开放鼓点提供政策支撑。
“开放才有发展,发展必须开放,以世界眼光审时度势、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是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国必然的选择。”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叶小文说。
“引进来”量质同升,“走出去”稳中有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互动,双向投资日趋平衡。在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看来,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是开放发展的核心要义,“也就是说,在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阶段下,我们需要从全球视野考虑配置资源,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一个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