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乡村爱情“求偶季”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乡村爱情“求偶季”
发布日期:2016-02-23 15:30:00  浏览次数:18

  吴文兵(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

  “发小”迎生在云南做生意,去年他回乡不到一个月,就与本地一个姑娘“闪婚”了。到云南后,他发现女孩父母隐瞒了她患有严重肺疾的事实,医疗费用昂贵。迎生提出要离婚,并要求退还15万元聘礼,女孩父母坚称离婚会破坏女儿的名声,拒绝退款还索要了4万元名誉损失费。这一折腾,花掉了迎生父母至少10年的打工积蓄。

  这种“速配”婚姻引发的闹剧,在乡村很常见。很多年轻人都是春节前后十几天将结婚手续全部办妥,再和配偶一起外出打工。很多父母都是将全部的积蓄压在小孩的婚姻上,一旦婚姻失败,家庭即陷入破产的危险。

  与传统乡土社会的婚姻相比,“速配婚姻”保留的形式通常只剩下纳徵和成婚。而且传统意义上的纳徵是一种仪礼象征,代表了婚姻的初步商定,但随着聘金的步步升高,聘金逐步成为父母“剥削”女婿的一种方式。从人们经常将嫁女儿说成“卖女儿”就能看出,纳徵的传统意义业已消亡殆尽。

  对于成婚而言,人们并不重视这个仪礼。由于平时大家都在外务工,并且大多时候处在不同地方务工,男方最想做的是将女孩带到自己的务工相处,让女孩尽快怀孕。女方父母深知这点,因此不会轻易答应,除非有高价的聘金,女孩父母才会同意女孩同男孩一起出外务工。

  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乡村婚姻的“大跃进”的怪象呢?首先,工业化和城市化。当前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婚姻的传统与现代的反差,正反映了巨变中的传统农村的一场革命。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不再拘泥于婚礼的繁文缛节,而以实用主义为导向。

  其次,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大量农民工不能在城市立足,必须回老家完婚。因此他们必须把握住这短短的十几天的“求偶季”,一旦错过,他们必须再等一年。

  其三,农村性别比严重失衡。在我所调研的村庄,大多数家庭只要没有男孩,就会一直生下去。而只要女孩到了适婚年龄,便会一直有人上门做媒,男方为了将女孩接进门,会尽可能地将婚姻的所有手续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好,并希望女孩尽快怀孕。

  农村婚姻“大跃进”的怪象,让农村婚姻变得越来越脆弱,一旦婚姻家庭变得不稳定,便会影响到农村正常的生活秩序。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