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走进来的熊猫 走出去的悟空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走进来的熊猫 走出去的悟空
发布日期:2016-02-23 08:45:00  浏览次数:17

  王众一

  中国元素的当下化、共享化、未来化,方是贡献世界、影响世界的王道

  春节期间,有两部很有“中国味儿”的贺岁片人气很高。一部是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3》,另一部是国产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前者是春节期间唯一票房每日上涨的电影,并且已经延期放映一个月;后者在巴黎高蒙影院的首映,为本年“中国电影,普天同映”活动揭开序幕,首次真正实现了中国电影在全球近50座城市主流院线同步上映。文化传播的“逆流动”现象,很值得我们思考。

  好莱坞对中国元素的深透运用已不算新事。李小龙的功夫电影、中国赠送的熊猫,曾被美国人视为经典的中国元素。好莱坞梦工厂将这两个中国要素杂糅进带有美国价值观的作品中,在中美两国乃至全球引得无数粉丝追捧。在首部问世8年之后,《功夫熊猫3》有了东方梦工厂的加入,神龙大侠阿宝第一次亮出金龙腾空的风采,电影中呈现的水墨画情调,也令人联想到对中国动画大师特伟作品《山水情》的娴熟借鉴,文化吸收和本土拓展的手法愈发明显。

  而中国经典经改写焕发的生命力,也相当强大。3D版《三打白骨精》兼容了东方神怪世界和西方魔幻色彩。其中关于“真相”与“心相”的互补性讨论,除恶与救赎的矛盾与纠结,使得悟空与唐僧的关系完成了颠覆性升华。片尾巨大的立体“白骨堆”,跟《黑客帝国》中的不断复制的病毒、《木乃伊》中杀不尽的骷髅兵团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把中国经典元素与世界流行元素进行融通的尝试,无疑是《三打白骨精》成功走向世界的策略。

  文化产品市场的全球化,要求我们探索最大公约数,谋求世界接受度。而开放的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相鼓励别人拿去自己的文化要素。文化的交流必然是一个互相融合的过程,文化的博弈也一定不是零和博弈。《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双赢结局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三打白骨精》的尝试恰恰说明了对经典作品进行自觉的普世化改写,是与世界对话的有力武器。

  中国对日报道的月刊杂志《人民中国》近年推出了不少促进文化交流的活动。巧合的是,活动借鉴的元素也未出其右。无论是连续举行的“熊猫杯”全日本青年感知中国作文大赛,还是刚刚启动的“悟空杯”中日漫画大赛,和东亚邻国的交流,熊猫和孙悟空仍然是最大公约数。

  事实上,熊猫成为一种火爆的影视文化形象,跟美国近些年的重新创作不可分割,但孙悟空的形象在东亚早已经深入人心。早在江户时代,孙悟空就已经出现在日本的浮世绘作品中。20世纪初,日本的绘本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同于中国传统形象的孙悟空。战后日本的动漫鼻祖手冢治虫就创作过多部孙悟空题材的漫画,铁臂阿童木、七龙珠等日本经典动漫形象中,都找得到孙悟空的影子。

  为了让青年的创作更自由、更大胆,“悟空杯”的漫画形象特别设计为一个去掉了“紧箍”的悟空。不论是被异域文化重新发现并融通、然后走回中国的功夫熊猫,还是以经典魅力触发各种再创造、最终走向世界的悟空,一个终极启示是,中国元素的当下化、共享化、未来化,方是贡献世界、影响世界的王道。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