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明
几亿农民工之所以每年春节时奔波千里返乡过年,就是因为故土难离、乡愁难舍。要让农民变市民,并不是买套房子、换个户口这么简单;农民工市民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哄而上,必须精准地分人群、分阶段、分地域有序进行。推进过程要稳步,保障体系要同步,扶持政策要进步
农民工市民化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消化房地产库存的强大动力。但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有些倾向需要引起警惕。比如,个别地方在落实中央方针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农民工市民化作为房地产去库存的核心措施,为此,不惜拿出大量资金作补贴,动之以“钱”,晓之以“利”,不顾农民工自身实际,提出为所有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优惠政策。个别地方的乡镇干部甚至上门动员农民进城买房,还美其名曰“特事特办”。
如此“特事特办”,不仅是对中央政策“念歪了经”“唱跑了调”,还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推进埋下隐患。表面上看,农民工住房需求得到满足,房地产库存也得以消化,似乎皆大欢喜,但仔细分析,中央提出农民工市民化,前提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已进城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并非泛指所有农民工。如果忽视了这个实际,短期有可能消化了房地产库存,但放眼长远,又会为城市带来新的劳动力库存、造成社会公共服务短缺。
安土重迁,是我国传统观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亿农民工之所以每年春节时奔波千里返乡过年,就是因为故土难离、乡愁难舍。要让农民变市民,并不是买套房子、换个户口这么简单;农民工市民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哄而上,必须精准地分人群、分阶段、分地域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