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这几年,我们村变化大得很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这几年,我们村变化大得很
发布日期:2016-02-06 09:55:00  浏览次数:18

  “2015年我外出打工半年多,妻子在家种地带孩子,后来因为外面用工机会少了,就寻思回家搞点副业。正巧碰到省里出台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政策,我和妻子一商量,马上就贷到了5万元,买了50只羊,搞起了设施养殖,收入比以前好了,现在已经不是贫困户了。”2月2日,腊月廿四,距离猴年春节越来越近,在甘肃省漳县东泉乡黄河村赤牛坡社,昔日的贫困户张林军感觉今年心里的年味与以往“格外不同”,“以前到了腊月,手头比较紧,总感觉年关难过,现在不同了,以后肯定会一年比一年好。”

  “这几年,我们村和我家的情况变化都大得很。”张林军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交通条件很差,通村道路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地里种的蚕豆、当归等特色作物,需要用三轮车拉到30公里外的新寺镇或蒲麻镇才能卖掉,大家想多赚一点钱难度很大。现在,县乡政府帮村里硬化了通村路,平坦的水泥路硬化通到了村民们的家门口,进村收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外地客商越来越多,很多东西在地头就被人收购走了。

  “多亏了政府的扶贫举措,让我们一家人的年关不再难过。”说起这些,张林军夫妇的脸上满是笑容。热情的张林军一边招呼记者坐下,一边麻利地将几个大红枣和冰糖

  放进茶罐,给记者煮起了当地的特色“罐罐茶”。而在隔壁的厨房里,他的妻子正忙着准备过年的吃食。张林军说:“我们这里气候冷凉,不适合种小麦,我们都是将地里收的中药材等作物卖掉后,再买袋装面粉,吃的和县城里人一样,没啥差别!”

  提起新一年的打算,张林军满怀信心:“过完年不准备再去打工了,50只羊好好养两年就能繁育成200多只,然后我们两口子再在地里种些当归、蚕豆、苜蓿,养几箱土蜂,收入肯定要比以前打工好很多,不离乡不离土就挣钱,还能照顾家里!”

  “今年村里跟我一样变化大的家庭还有不少。”正如张林军所说,记者在黄河村赤牛

  坡社这个东泉乡的重点贫困村走访时看到,以前破败不堪的村落,如今随处可见窗明瓦亮的新房,老人们悠闲地在空地上闲聊,小孩们在村道中你追我赶、嬉戏玩闹……

  正在赤牛坡社探望贫困户的东泉乡党委书记黄豆平说,张林军家里发生的变化,仅是赤牛坡社乃至东泉乡脱贫攻坚出实效的一个缩影:全乡2015年脱贫865人,贫困面下降了10%。

  “2015年,东泉乡60%的自然村社都通了水泥路,村民发展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了。另外,我们借助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政策发放贷款440万元,发放互助金28.5万元,发放中和农信小额贷款89万元,这些贷款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资金难题。”听着黄豆平的介绍,围坐在火炉旁的张林军,提起火钳捅了捅炉火,小火苗立时扑闪得更加欢快了,炉火变得越来越旺。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