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别让“伪理财”掏空老人“钱袋子”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别让“伪理财”掏空老人“钱袋子”
发布日期:2016-01-29 20:25:00  浏览次数:6

  新华社记者张紫赟

  安徽合肥一养老机构近日被曝光打着养老服务的幌子,变着法子让老年人投资所谓的理财产品,其中,不断洗脑说“投资五千八百元一年就回本”,利诱老人去拉下线晋级。对此类伸向老年人“钱袋子”的黑手,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切实保护好老年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种以“投资理财”“高分红”吸引老年人掏钱的行为具有很大迷惑性。比如有的在工商部门注册,经营范围是理财咨询,却以此为幌子,号称“经过工商局审核批准”,做的是“投资事业”。但一经调查,所谓的投资项目要么不存在,要么根本没有吹嘘的高收益率。

  值得警惕的是,这一类企业常常打着投资公司、保健品营销的名义,实际上施展的是传销伎俩。不同于过去控制人身自由、强制发展下线的传销旧手法,因此隐蔽性更强。与此同时,欺骗对象也更多指向老年群体。由于大爷大妈们缺少相应的金融专业知识与辨别能力,容易受“低投资高收益”宣传的诱惑,一些人甚至拿出毕生积蓄,却不料陷入骗局,直至血本无归。这种借理财之名行传销之实的行径,实在是害人不浅。

  当前,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老年金融消费群体日益扩大,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对于合肥市此次曝光的涉嫌传销案例,相关部门必须尽快介入调查,一经查实,应给予严厉处罚,坚决斩断伸向老年人“钱袋子”的黑手,以此发挥警示作用。

  不可否认,此类活动往往具有一定隐蔽性与反复性,监管难度不小。因此,既要完善多部门联动的常态化巡查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打击,还要对已经打击取缔过的窝点,进行不定期复查,防止其死灰复燃。另外,要依托街道、小区这些基层管理单元,一方面大力开展正规的金融类讲座,传授科学理财理念,另一方面调动其监督积极性。“天上不会掉馅饼”,大爷大妈们也要提高警惕,不可盲目贪图超高回报率。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