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1月26日电 (记者王伟健)近日寒潮来袭,南京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八九摄氏度。24日晚8点半,室外温度-4℃,南京火车站南广场的地下通道里,温度比外面略高一点,成了一些务工人员和生活无着人员的临时住处。
来自安徽的韩师傅在地上铺几张报纸,又把外套垫在身下,裹上一条单薄的棉被,准备这样熬一宿。在这条地下通道里,还有三四个人在此露宿,他们有的是住在这里的拾荒者,有的是打零工准备回家的务工人员。交谈中,他们告诉记者,南京进入“极寒模式”,夜里特别难熬。
这几天,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昼夜在路上巡逻,对露宿者进行劝导救助,救助站可以为露宿人员提供免费食宿,但仍有露宿者不愿前往。有的露宿者因为已经买了回家的火车票,担心前往救助站太远,不便于赶火车;有的则是因为还想在附近找零工干,救助站太远不方便。工作人员就给这些不愿前往救助站的露宿者送上棉被,并留下印有联系方式的卡片,叮嘱他们若是想去救助站,可以随时联系。
南京安德门劳务市场附近也是露宿者较多的地点。当救助站工作人员来到这里时,一位来自湖北的务工者对工作人员说:“太冷了,能不能给条棉被?”工作人员劝他到救助站住,那里有空调、棉被,还有食品。经过劝说,他终于决定去救助站过夜。在安德门地铁站附近,还有一些不愿去救助站的流浪者,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给他们送去棉袄、棉被。露宿者老魏接过棉袄,再三向工作人员致谢。
除了民政部门,慈善组织、民间团体也行动起来。南京零距离爱心基金联合南京市慈善总会发起“暖流行动”,免费让露宿者进附近小旅馆休息。该公益项目的发起人黄琼花介绍,从22日到24日,他们已经安排了40多人到旅馆住宿,“今年南京的冬天特别寒冷,希望用行动能够温暖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赞语
寒流侵袭,长夜难熬,一间暖房、一床棉被、一杯开水,为生活无着者送暖庇寒,志愿者们用行动为这个城市带来了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