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雪中应该咋送炭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雪中应该咋送炭
发布日期:2016-01-26 09:10:00  浏览次数:9

  齐志明

  朋友圈的倡议暖意满满,但一线工作者更需要常态化的保暖

  这几天,实在冷。走在街上,寒风一吹,耳朵和脸跟让小针扎了一样,一阵阵发麻。在室外走了不到十分钟,在暖气足足的办公室里捂半天也捂不过来。

  这样的天气里,环卫工人仍和往常一样,该扫大街扫大街,该清垃圾清垃圾。中午吃饭,有同事叫了外卖,快递小哥照样顶着寒风送过来。不由慨叹:我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十来分钟,就冻得头晕脚麻,那些坚持在户外作业长达几小时的一线劳动者,像交警、清洁工、快递员、电网巡线工,那得冻成啥样子?

  人同此心,朋友圈上,不少人倡议,少扔些垃圾,让环卫工减少点儿劳动量,尽量早点儿下班吧!

  这样的善意挺暖的,但一线工作者更需要常态化的保暖。比如,劳动保障必须跟上。冒着寒风干活,得能保证穿得厚实,从头到手到脚,不能因为硬件缺失而冻着;干活间隙的休息场所也应该得到保证,得能吃上热汤热水热乎饭。看新闻可知,这样的休息室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好了,这让人欣慰。

  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可不可以考虑适当提高些待遇,给一线工作者一些补贴呢?寒潮来袭,工作的艰苦程度一下上去了,艰苦岗位多挣点儿,似乎合乎情理。据报道,相关部门负责人也曾表示,鼓励企业工资分配向一线、艰苦岗位倾斜。

  当然,这事儿不能搞一刀切。中国地域广大,各地温差太大,怎么算低温,各地群众的感受也不一样。零下17摄氏度,在北京大家觉得冷得不行了,在东北可能是“小意思”,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群众的普遍感受来判断艰苦程度,适当给予关怀和倾斜。对极端天气下艰苦岗位的适当补助,也不宜搞成撒胡椒面、“利益均沾”。

  为什么强调对一线劳动者的保障?因为这既是人道主义的关怀,也是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的需要。对较艰辛的群体以更大的善意和保障,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捧着咖啡坐在空调房中的群体如果对冰天雪地中的人们的辛苦视而不见,这可不是好事。并且,这种关怀不应该是靠个别的、随机的善心,制度性、常态化的保障,才是更加持久的暖意。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