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毁古迹造新城”当止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毁古迹造新城”当止
发布日期:2016-01-22 09:35:00  浏览次数:9

  汪昌莲

  有媒体调查发现,陕西商洛市区一城改项目,不但被曝涉嫌未批先建,在建4年中还拆毁多户有文物价值的清代民居。商洛市博物馆所在地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云寺,亦屡遭破坏。

  现实中,一些地方大拆大建、拆旧建新,盲目追求GDP增长政绩,支持开发商毁旧址建新楼,在畸形的楼市中追求“经济繁荣”,而不惜毁掉先贤留下的历史文化瑰宝。殊不知,毁古迹造新城,伤了城市文脉。

  古城、古遗址和古建筑等文物,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它集历史、艺术、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包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髄,有着厚重的文化根脉。

  一些地方之所以热衷于毁古迹造新城,一方面是受到错误政绩观、发展观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价值的迷失。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文精神的缺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造成人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感悟减弱,而精神的物质化和文化的沙漠化,不但影响历史文化的传播和接受,也反过来影响了历史文化本身。由此表现出来的泛物质化的思潮,以及功利化的浮躁心态,严重削弱了人们对文化价值的向往和追求,值得当今社会反思。

  特别是,少数地区和部门将《文物法》“活学活用”到了极致,省略了“保护”等重要部分,却在“利用”上大做文章,对文物的教育和传承功能避而不谈,一门心思利用文物去逐利,只要有开发商肯出钱,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就可以任其宰割。毁古迹造新城乱象丛生,折射出职能部门对文物的监管和保护还相当薄弱。更为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营者和文物专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热炒文物,而目的并非是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去挖掘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是各取所需,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对于此类毁古迹造新城的文化暴力行为,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者不能再坐视不管,应依法予以制止和处罚。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