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孝感贫困生补贴发放“仪式”伤了谁的尊严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孝感贫困生补贴发放“仪式”伤了谁的尊严
发布日期:2016-01-21 08:58:00  浏览次数:8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孝感市大悟县金山中学一场贫困生补贴发放“仪式”,特别之处在于学生配合拍照、签字,却拿不走补助金。尽管学校解释拍照为了留档、不发钱怕学生弄丢,可是“家长不知情、学生演脚本”恐怕是对贫困生的另一种尊严伤害。

根据《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含特殊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寄宿学生的补贴资金,必须以现金或银行存折(卡)形式,分学期一次性足额发放给受助学生本人或其监护人。

贫困不丢人,但贫困是一种隐私。心理调查表明,多数贫困生都要强,渴望被尊重。一段时间以来,像发放补助的仪式、“谁能比我穷”的贫困竞选、晒穷演讲等奇葩行为,不时出现,有的说为了公平,有的解释为贫困生好。即使出发点再善意,也应该考虑类似活动的负外部性,例如会不会“在伤口上撒盐”、是不是太“一厢情愿”、有没有注重“情绪和心理管理”等。

学生是未来,不分贫富贵贱,教育的活力也在于对人的尊重。助学要公正、补贴应暖心,多一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才是补贴之外更该补齐的教育一课。其实,国家设立各类奖助学金,是为了给不富裕的家庭“雪中送炭”,决不能在执行层面太随意而“雪上加霜”。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考验着教育的成熟度,检验着制度的成熟度,否则,受伤的也会是教育的尊严。

从这个层面上讲,好制度需要好执行,执行得当会让人倍加温暖,执行不力会让人感到羞辱。有两个故事值得思考。一个描述了中年妇人从乞讨之始的怯怯到最后麻木不仁,此时她就没了人之为人的尊严;另一个描述了英国殷实家庭在夜里把有价值的弃物放路边,让窘迫的人来“扫货”,这种“悄悄地馈赠”给人留了脸面。故事无疑在启示,哪怕是救助也应该有合适的方式方法,别揣着爱心、又让人反感,那种“好像被剥光了衣服,接受别人不知道怜悯还是嘲笑的目光,还被要求怀着感恩心态”的做法要不得。得到权利和守住尊严,一个都不能少。

“父母决定你的起点,你的终点,要由自己决定。”每个人的起跑线或许不一样,贫穷或富贵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尊严是一个人独立于他者的根本。用善意传递善意、用正能量递增正能量,“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尊严的生活”才不落空。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