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加减法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加减法
发布日期:2016-01-19 08:53:00  浏览次数:7

  瞿长福

  造成结构性失衡的内在原因,在于粗放式发展方式和疏于长远的发展思路。因此,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根本的、首要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思路。明确了这点,农业供给侧改革就能在思路方向上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把解决即期难题与远期发展结合起来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供给侧改革正进入发展日程,并成为今年及“十三五”农业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农业供给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是仅仅依据农产品供应的多寡对农产品结构进行加减法调整,以期达到长久解决农业保供给目的?还是立足中国农业现状及中国经济社会特点,既解决结构问题,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思路,实现农业永续发展?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切切实实地首先回答好、解决好,否则就可能依旧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从农业现状来看,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总量和质量上的结构性失衡,即有的农产品多了,库存爆满,有的又少了,大量依靠进口;高品质产品供不应求,一般性产品、大路货又供大于求。解决这种供给侧结构性失衡,当然要进行结构调整,适当增加或减少某些农产品。但如果结构调整这么简单,就是做做加减法,农业供给侧改革就容易了。回顾既往,农业结构调整并不少,但为什么总体上一直结构性失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结构调整的思路往往止步于就事论事。

  所以,解决结构性失衡,首先要找到造成这种失衡的内在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有的产品早已供大于求,但在政策信号上没有及时做出调整,生产源头与市场需求脱节。比如这些年施行的农产品收购补贴政策,对保供给发挥了直接作用,但笼而统之、经年不变的举措,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生产者远离市场甚至不看市场,长年累积,财政包袱沉重,补贴一有变化,又容易造成不种甚至弃耕,对保供给带来隐患。有的大路货产品完全靠高耗水、高施肥,甚至毁林、毁湿地,成本居高不下,对环境资源损耗大。这种粗放式产品不仅使市场饱和,甚至还造成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这些现象表明,造成结构性失衡的内在原因,在于粗放式发展方式和疏于长远的发展思路。因此,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根本的、首要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思路。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