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国考新闻冷场的背后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国考新闻冷场的背后
发布日期:2016-01-13 10:15:00  浏览次数:12

  麦东

  1月10日,国考笔试成绩公布,相关新闻一片冷场。今年围绕国考的新闻一直未形成热点,仅仅是考前,据说是弃考人数达45万人之多的新闻,引来媒体的短暂“骚动”。不过也有不少媒体将45万弃考人数和国考新闻的“冷场”,解释为国考向理性回归。

  这恐怕也是一厢情愿而已吧。一百多万人报考,平均三十多个人抢一个岗位,这个社会大概没有什么行业能有这么强大的号召力。它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也是惊人的。而且,无论从哪方面,公务员都是不错的行业。薪水虽然不高,但是稳定,工作的挑战性强,但有足够的安全感,它的个人发展空间也远比一些企业要宽广。在就业环境严峻的当下,这样的职业不可能不热。

  所以,光论弃考人数,并不是很科学的态度。人们希望看到的是人数的下降,以及这个职业所带来的光环的褪去,45万的数字来得正是时候,这种主观愿望的体现就是弃考的人数大家关心,但报考的人数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反而被有意无意忽视了。

  国考本身无论冷热都能成为新闻关注点。那么多年轻人愿意放弃自己所学的专长加入到公务员队伍,也出于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心理,以及社会过度行政化的现实支配。行政体系在中国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分量和地位,都远远超出了别的行业。“家里有个国家干部,办事都能方便些”,民间的说法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用脚投票。国考热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权利与权力失衡的现状。

  而人们对国考退烧热的期待,其实反映的是公众对改革的期待。公务员,它可以是一个好职业,但不能成为一份拥有超国民待遇的职业。这种民意的呼声才是国考冷热循环中,公众反复拿弃考的人数、或者媒体拿国考新闻热降温说事的原因所在。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