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教授被打与舆论狂欢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教授被打与舆论狂欢
发布日期:2016-01-12 09:54:00  浏览次数:15

  张 剑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青年教师李思涯在学院年度会议上公然殴打院长甘阳教授,自称是因为甘阳在职称晋升上故意拖延。中大博雅学院对此作出说明,谴责教师的暴力举动。还有17位博雅学院教师发表联合声明谴责打人者,要求校方严肃处理打人事件。(1月10日《广州日报》)

  究竟是什么样的委屈才导致了李思涯对甘教授大打出手,目前尚不得而知。按理说,在事件原因尚未厘清、打人动机还有待进一步追问的情况下,来自舆论的声音理应对这样的“丑闻”保持高度的警惕,并自觉地对这类校园暴力说“不”。但现实却显示了另样的图景,当“李思涯打人是因为职称晋升受阻”的言论被广为传播后,民众表现出来的非但不是对其行为的愤怒与指责,更多的反倒是怜悯与同情。

  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舆论反映。首先来讲,高校是说理的地方,即便教师个体有再多的委屈,其也应遵循“程序与法治正义”的原则,而不是将个人愤怒述诸武力。再则,从中山大学的回应看,李思涯的职称晋升之路之所以被拖延,也并非是因甘阳刁难而起,而是晋升新规的出台。尽管这样,舆论的反应却并没有因此而呈现不同的面貌,一些网页的跟帖后面甚至还出现了“打得好”的暴力狂欢。

  是民众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民众之所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改变,其原因也是复杂的。一方面,在过往叙事里,官方言说的不可信早已促使他们有了一套自己的判断标准,而夹杂着对弱者的天然同情,自然而然的便会将矛头指向权力一端。

  另一方面,被行政化浸染的高校,乱象丛生的职称评审,早已摧毁了人们对象牙塔的美好想象,而此次暴力事件的发生,也不过是高校乱象的一个缩影。更为重要的是,在权力裹挟着程序正义向前奔走的时候,制度的作用便会被无情消减,而这个时候,暴力便会被民众默认成反抗的工具,以至于当它赤裸登场时,民众并没有觉察到它的危险,反倒以吆喝为呼应。

  这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尴尬画面,打人教师的过激与民众言论的走偏,最终只会将彼此推入“双输”的境地,但其指向的,却是高校精神失守与权力公信下跌的沉重现实。试想,如果我们的高校还对学术抱有一丝敬畏的话,其给公众呈现出来的,理应是清晰的职称晋升通道和公平的学术评价机制,可在现实中,这一底线却数次被践踏,以至于民众宁愿相信高校的职称评定是被“指定”出来的,而不是用制度评选出来的。此外,如果高校的公信还有那么一丝作用的话,我想民众也断不会对高校的回应不予理睬。

  如此现实下,不管是民众对教师打人原因的惯性认知,还是基于此背景下表现出来的舆论狂欢,其流露出来的,其实仍是指向了他们对大学精神失落和权力公信下跌的现实命题。要解决这样的命题,尽快弄清青年教师打人之因或许只是问题解决的一个方面,而其善终之举,乃是要求高校必须在这一事件中有所反思,让大学精神慢慢回归的同时,将学术评价、职称评审搁置在阳光的评选机制下,只有这样,自身公信才会慢慢回归,舆论场中那些走偏的讨论才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