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监狱风云”还要演到第几季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监狱风云”还要演到第几季
发布日期:2016-01-11 09:56:00  浏览次数:12

  光明网评论员:关于监狱,人们会立即联想到封闭、严肃,但一些一再曝光的“丑闻”,却一次次让人看到看守所、监狱中极其不正常的“自由”一面。近日,广东雷州看守所发生6名在押人员吸毒事件,经当地警方督察部门调查,初步证实,毒品是由看守所一位民警由在押人员家属委托带进看守所。

  在此之前,近两年全国范围内就已经曝光多次引发高度关注的“监狱事件”。2014年9月,黑龙江延寿县看守所三名在押犯人杀害一名监管民警,抢走一部手机及衣物后逃脱;2015年初,黑龙江讷河监狱发生一起在押犯人利用微信诈骗的案件,至少有三名女性受害,其中一名受害者被骗数额高达8万元。而就在前不久,江西东乡县看守所被爆出“买春事件”,该所副所长雷荣辉在收取一条软壳中华烟后,竟安排一名“失足妇女露露”与在押犯人在在看守所食堂卖淫嫖娼——这些仅仅是被曝光在聚光灯之下的。

  在押人员离奇出逃、微信诈骗、买春……如此这般通常只能出现在影视剧中的桥段在现实中真实上演,其带来的错愕感显而易见,也再次令监狱管理中所存在的失范被一览无余。这些事件的共同“病灶”,都与监狱内部管理人员的失职和渎职直接相关。随之所引申出的一个问题自然是,到底谁来监督监狱,谁来把监狱内部的管理权关进笼子?

  囿于监狱自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不能如其他场所一样受到“阳光”的照射,其内部管理也不可能时刻受到公众的关注与监督。然而,越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越需要更高层级和严密的专业监管,否则上演再离奇的戏码都不足为奇。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须对监狱的执行刑罚等活动进行依法监督。但这些一再上演的事件表明,无论是监狱“管理权”的内部制衡,还是外部的有效监督,都出现了触目惊心的盲点与真空。

  有效管理的阙如,还不只体现在事故的高发上,更表现为“黑色事件”的曝光是一种不确定性和低概率事件。如此次在押人员吸毒事件案发,是源自一监舍内在押人员发生纠纷,相关方面在处理过程“意外”发现在押人员存有吸毒迹象;而江西东乡县看守所被爆出“买春事件”,则是在一年半后才被揭开全部的盖子。而曝光并被查处的低概率,决定了类似行为的低成本,这正是问题高发的一个重要生成因素。

  对于监狱管理所可能存在的乱象,人们以往更多担心的是如“躲猫猫”之类的伤害事件,或减刑、假释和监外执行等方面的不规范操作。而在押人员吸毒、买春等事件的曝光,则揭开了监狱管理中的另一黑暗之角,也即在押人员与内部管理人员的私相授受,所营造的一种突破管理和规范的“自由”之象。相较于不规范减刑等明显的司法腐败行为,这类现象堪称是监狱管理内部基础秩序的坍塌,它意味着每个工作人员都可能参与其中,因此在防范治理上更显复杂。

  关押作为刑事司法的末端环节,它的规范与否,同样是衡量司法正义与公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影响着人们对司法品质的信心。乱象频发之后,如果仅仅靠“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整个监狱的体系化改革更应该展现出充足的补漏和自净能力。而到底还有多少几乎被“潜规则”化的“监狱风云” 仍在隐秘上演,不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次监狱管理的排查和整顿行动。监狱的形态是封闭的,但监狱的管理却不能以此拒绝监督与制衡,这样的常识,仍需要获得制度化的落实。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