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一场始于秸秆禁烧的“嬗变”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一场始于秸秆禁烧的“嬗变”
发布日期:2015-12-27 09:39:00  浏览次数:5

  “有地不种地,坐等粮食来。” 

  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这句顺口溜,不少农民张嘴就来。每到“三秋”时节,各种农业机械轮番上阵,驰骋于全区40万亩粮田。广袤的乡间,不见严防秸秆焚烧的“红袖标”,也不见人声鼎沸的大生产场面。

  地还在农民的手,粮进了农民的仓,但农民却能腾出手来,进军二、三产业。机械化整体耕作,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效显露。

  这场耕作模式的“嬗变”,肇始于秸秆禁烧,并在实践中不断演化,终成整建制规模经营的探路之举。

  整体深耕,破解焚烧难题 

  提起秸秆焚烧,乡镇干部莫不犯愁。每年秋收,农村处处点火冒烟,遮天蔽日,呛人口鼻。无奈之下,基层干部只好在田埂上扎窝棚,轮班值守。尽管费心费力,但效果并不好。

  农民心里也有委屈:家里没养牲口,做饭也不再用柴火,除了焚烧,还有啥法子?

  这样的困境,临淄区的党政干部也经历过。但时过境迁,情况大为不同。现如今,全区极少出现秸秆焚烧点,干部省心,农民开心。

  其实,临淄区的办法并不新鲜。说白了,就是玉米收获同时打碎秸秆,再通过深耕还田。

  朱台镇农委主任谢洪亮解释,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农业机械。“秸秆还田过去提了好些年,但因为机械马力不够,深耕不够深,后期小麦播种的时候,很容易就给翻出来,还影响小麦收成,农民肯定不乐意。”

  2008年开始推广深耕,临淄区遇到的难题不少。区财政每亩地补贴40元钱,各街道、乡镇视财力情况进行再补贴,农民只需交110元的差价款,就可以享受机械化服务。但没成想,农民并不买账。倒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怕耕不好、误了农时。

  “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有的跑好几趟还不同意,一个字,难。”敬仲镇白兔丘北村,村不大、人不多,但党支部书记曹东山费尽了口舌。“等到秋收那几天,村民、村干部,还有镇上的干部,都在地头盯着,生怕出什么娄子。”

  眼见为实,小麦、玉米亩产均比秸秆禁烧之前提高10%,农民亩均增收230元左右。与此同时,化肥的使用量大为降低,土壤板结现象明显缓解。尝到了甜头的农民,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踊跃补交差价款。时间长了,农民甚至“懒得”到田间地头“监工”。

  “现在全区秸秆焚烧的现象基本没有了,你就是让农民烧,他也不愿烧了。”临淄区区长白平和介绍,7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00万吨,从源头上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土壤结构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有机质含量从2007年的1.8%提高到2014年的2.2%,实现了粮食种植增产增效。”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