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株川村石板屋古村落的存在,还是因为偶然间看到的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个村妇正在自家的屋顶上晾晒农作物,由一块块乌黑石板铺就而成屋顶与五颜六色的农作物形成强烈的反差,顿时让我眼前一亮。经过打听得知,这个古村落位于位于浙江省临安市的岛石镇,距临安市区70公里。株川村古村落依山而建,从山脚至山腰共有五排民居呈扇形排列。每一排民居门前和每一层民居之间都保留有完整的古道,甚至每一幢民居内,都保留有上下两层民居相连的通道。整个民居群被迷宫状的古村道串联和包围着,极具美感和实用性,尤其是贯通古村的一条上下走向主通道,更是古朴典雅。而最具特色的是这些古民居的屋顶、墙基多由板岩铺设而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石板屋”,而石板屋所用材料基本都取自于山上,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株川村现存50多幢石板屋,保存完好共有39幢,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其中有28幢仍有人居住,居民均为安徽绩溪高姓后裔,据说是200多年前移居于株川的。
因株川村地处有“山核桃之乡”美称的临安,山核桃也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走到村口,碰巧遇到正在挑选山核桃的两位村民。
村口两位手挎火囱取暖的村民,这种取暖装置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地道的山区特色,火囱的原材料及燃料均因地制宜,外壳用竹篾编制而成,里面有只铁皮做的小炉胆,炉胆里铺些炭灰,放上些木炭,就可生火取暖了。
热情、纯朴的老大爷看到有客自远方来笑得合不拢嘴
株川村口两山狭峙,一条小溪流绕村半圈,再流出峡谷。以前,村里建有两座吊桥,村民进出必须经过吊桥,与古代的护城河没有两样。像这样的建筑风格,在临安的乡村是很少见的,其中有什么讲究?原来其中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株川村的来历:
岛石镇株川村多高姓人家。相传,明朝时期,姓高的祖先从山东迁至温州,又从温州迁至安徽绩溪。明朝末,居住在绩溪的高家,有兄弟三人,自备干粮,带了一只猎狗,离开绩溪,想另寻居住地。这一天,兄弟三人,来到了本村现居住地,已是傍晚时分,本想继续向前上路寻找,但由于天色已晚,就计划在本村宿营,待到第二天再上路,于是三人便在本村空旷处烧了火堆,就地进餐宿营。第二天,天刚亮,三人吃了早餐,整装又继续上路,三人往东一路寻去,到现大峡谷仙人塘叶家时,本打算在那里落脚定居,但此时发现跟随他们的那只心爱的猎狗不见了踪影,于是兄弟三人又原路返回,寻找猎狗,一直寻到本村,只见猎狗依旧躺在他们曾在本村宿营烤过火的火堆旁,任凭三人如何叫喊和鞭打,猎狗就是不离开,不愿跟随前往。此时,三人意识到此处可能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定居生活落脚处,于是三人便登高而望:只见此处三面环山,山间方圆约有十亩,地势平坦,生长着一片高大的株栗树等树木,整个地形坐北朝南,南边一个山口,小河在山间流过。西边林龙山,半山腰中部地势微微凸起,形似十月怀着胎儿的大肚嫂;北边和南边各有一支小山脉,对称的分布在大肚嫂下半部分的两侧,极像大肚嫂的两只脚;东边有一支长长的山峦石筋,形似男人的阳具,此石筋一直延伸至大肚嫂腹下。三人见状,便确定此处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理想的居住地。于是经过三人商议,将其中一个留在本村定居下来,另两个,一个去了宁国,一个去了临安锦城。株川村有这般风水,后来高家一族非常发达,子孙众多。而且,本村老村庄,至今称作美女村,即在村庄里出生,成长的女孩,个个长的非常美丽漂亮,且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美女村”因此而得名。
株川村村庄布局:
相传清朝时期的株川村非常富裕,村民们都住在飞檐翘角的大屋里,为什么呢?这里还得先从石马负金的故事说起,现在株川村外湾的山头石峦,形似石马,在外湾山脚小河中,还有一个长约4米宽的石槽,形似给马盛草料的马槽,在山间小河河谷及石槽周围,还有二三十个形似石马来回行走而留下的脚印。相传,在清朝时期,此石马经常来回于本村,将山外面的金子负到本村来,石马负金期间,村民们的生活非常富裕,村中人口达到500多人,兴旺发达,当时村里最差的农户,粮食就有一斗槽米,好的农户达三担六斗槽米;村民管辖的田地遍及四个县,但后来,村民们为了交通便利,在外湾脚外石坎岭脚小河上建造了一座石拱桥,挡住了石马负金的道路,石马无法将金子负到村子里来。自建桥以后,村民们的生活日趋贫困。到清朝后期时,长毛来到了村中,他们肆无忌惮地烧房子,杀戮村民,其中有一次杀戮村民190多人,房子大部分被烧毁,长毛走后,村里平静下来时,全村仅有24人,本村现在的老房子,就是长毛烧毁原有房屋后重建的,为了抵御长毛再次来袭,整个村庄设计布局非常严谨,顺着山势呈半碗状,村后的山泉被挖掘而成的护村河,分为两股,将村庄包围起来,村民们依靠两座吊桥进出。
现在两座吊桥已经不复存在,小溪涧上村民搭建了晾晒东西的竹木平台
石板屋的深秋是最美的,到处都是披红挂绿,铺金晒玉,箩筐丰满,笑声爽朗,琳琅满目的收获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秋实画。老人忙着将收获的玉米晾干晒燥,好似用满手的老茧弹奏着丰收的交响;红红的辣椒、银闪闪的大蒜、橘红的柿子和金灿灿的玉米与古朴的土墙、乌黑的石板瓦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让人感受到金秋的生命力。
辣椒、柿子、花生被串成了串,挂在家门口也煞是好看
错层的民居互不影响采光和晾晒
老人刚从自家的菜地里采摘了一些新鲜的蔬菜,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让人羡慕
民居大门上的漂亮的铜门环仿佛在骄傲地向人们讲述古村的历史
走到半山坡,才近距离地看清了屋顶的构成,是由一块块石板堆叠而成
站在高处俯瞰整个株川村全貌
铺满一地的山核桃,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甜如蜜的红柿子
山野间漂亮的小花
行走在珠川石板民居群中,山寨农家小院之间,袅袅炊烟里,飘散着石板屋农家的饭香;红色的树林里,荡漾着孩童的嬉闹声;金黄的石阶上,满溢着村民丰收的喜悦;延伸着斑斓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