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机收痛点不突破 蔗糖难有竞争力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机收痛点不突破 蔗糖难有竞争力
发布日期:2015-12-03 09:44:00  浏览次数:13

  由于国内外食糖价格倒挂,导致进口激增,危及我国糖业安全。要破解这一困局,必须依靠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降本增效,关键在于突破机收环节。这一系统性难题需要整体解决方案——

  机收痛点不突破蔗糖难有竞争力

  本报记者李纯

  提补贴、强配套、定规范收获机推广才能更给力

  “广西是我国甘蔗最主要的产区,约占全国产量的60%。广西2012/2013年榨季种植面积为1584万亩,而2015/2016年榨季种植面积只有1190万亩,两个榨季减少种植面积高达394万亩。”广西农机局甘蔗机械化办公室主任莫荣旭忧心地说。

  造成这个局面,食糖进口过快过猛导致糖价低迷固然是重要因素,而甘蔗生产成本过高却是主因,广西每吨甘蔗的生产成本普遍是巴西、泰国的一倍以上。而生产成本高是因为甘蔗机械化生产水平低,尤其是机收环节。甘蔗的人工收获费用能占收入的1/3以上,蔗农有句话说叫:“甘蔗赚钱不赚钱,就看能不能机收。”

  甘蔗收获机价格昂贵,国产的要100多万、进口的要200多万,蔗农根本负担不起。“今年,农业部提高了广西甘蔗收获机的补贴额度,从20万提高到40万,还推行农机金融租赁业务试点。广西财政每年安排4500万元农机购置累加补贴资金,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出调整,补贴资金优先满足蔗农对甘蔗收获机的购买。”莫荣旭说。广西农机局还帮助甘蔗收获机生产企业开展新机型试验、示范工作,以扩大甘蔗收获机的推广范围。

  甘蔗收获机的高效运行需要甘蔗种植整齐、田垄整齐以及田间转运设备的配套。“今年,广西安排科技经费380万元进行对相关配套机具进行研发。”莫荣旭说,这主要包括宽窄行甘蔗种植机、预切式甘蔗精量自动播种种植机、入行作业式小型甘蔗中耕培土机、切段式甘蔗田间转运斗等。

  “针对甘蔗收获机重量太大而压坏甘蔗宿根的难题,今年广西财政预算安排500万元在部分‘双高’(高糖高产)基地开展甘蔗机械作业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建成基于北斗卫星的信息化试点8个,基于GPS卫星的信息化试点2个。”莫荣旭说,试点利用北斗(GPS)导航系统,实施拖拉机、甘蔗种植机组自动驾驶,达到甘蔗种植开行直且行距均等,确保蔗株、宿根免受碾压。

  “甘蔗机收虽然提了有十多年,但真正下大力气推广是从2013年自治区提出‘双高’基地建设以来,严格意义上说现在还是仍处于探索阶段。”莫荣旭说。今年广西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制定了《甘蔗宽窄行机械种植作业技术规范(试行)》、《甘蔗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规范(试行)》、《甘蔗机械联合收获作业技术规范(试行)》,对甘蔗从种到收给出了明确的规范。

  捋顺利益联接机制才可激发正向合力

  我国甘蔗机收很快就从整秆式为主发展到切段式为主、整秆式为辅的阶段。“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发展太快,使得我们的切段式收获方式的推进不如人意,比想象的困难得多。”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区颖刚说。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