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部门顶风"设租" 农村创业陷"灰色泥潭"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部门顶风"设租" 农村创业陷"灰色泥潭"
发布日期:2015-11-30 14:06:00  浏览次数:3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农村地区产业融合不断加速且链条不断延伸,金融支撑力持续注入,“互联网+”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并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创业可谓浪潮涌动。不过,对于每一个理想丰满的创业者而言,市场环境不完善、扶持政策落实难、配套体系不如意等一系列问题,又成为他们必须要翻过的“火焰山”。创业者究竟有怎样的现实遭遇,是什么让他们心怀希望却又步履维艰?本报今天起推出“农村创业生态录”系列报道,为读者揭开创业者背后的秘密。

 

  从时间成本到空间成本,从吃拿卡要到暗地索贿……《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县乡基层采访时,一些农村创业者表示,不少地方宣传的创业优惠政策并没有落地,创业者得到的优惠“层层打折”。尽管近年来政府多次提出放权让利,但基层的少数部门少数人仍存在“不收手”的现象,“灰色”成本成了创业的一种刚性支出。

  法律专家和社会治理问题的专家指出,“灰色成本”的出现,实际上已经对农村创业群造成了巨大伤害。要为农村创业群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通过持续不断地“拍苍蝇”来为创业群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

  繁琐行政审批耗时耗力 

  一些小企业反映,虽然简政放权出了成效,但部门之间前置后置的协同问题仍然是个麻烦,开办个小企业共计要办10多个行政许可,“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注册进程就会被卡住”。

  广西一座县城是南菜北运基地,一位姓朱的村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想做蔬菜批发、南菜北运的项目,但始终未能如愿。

  老朱告诉记者,他想开一家有机蔬菜种植企业,但是在工商局注册时卡在了公司名称上。由于只能在工商局现场确认名字是否“未注册”,儿子小朱和家人半个月时间跑了十几趟,在工商局核了100多个名字,才最终注册成功。

  小朱说:“网上、手机移动终端都没法查阅公司名称,我们也就只能把时间白白耗在登记注册上,好几摊生意没法谈。”

  环保、消防有时也成为一些创业者受阻最多的部门。江苏一家电影放映公司姓王的负责人反映,2014年筹办开业办证时,环保部门审批了1个月才拿到筹建书,消防部门还得再审批一两个月。然后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也要求验资。一来二去耗掉了小半年时间,不仅影响了开业盈利,还搞得身心俱疲。

  最近,这家公司要新开一个放映厅,又跟消防部门“耗上了”。“前后半个月跑了五次,每次给你提些新要求,也没有一个标准的清单,缺的材料又不一次说完。”

  王老板把这种创业成本归结为“时间成本”:如办一个装修施工许可证,跑了质监局,还要跑住建局,跑了安监局还要跑招投标办,好不容易完成一步,后面却又要求提供前一个环节用过的设计施工单位的人员资格证、身份证……实在让创业者耗不起。

  吃拿卡要“灰色成本”剧增 

  一些农村创业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央各种禁令下达后,原来吃拿卡要的风气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的扭转,但还是有少数手握实权的政府官员通过“中间人”索贿。

  海南省一位姓邓的女企业主告诉记者,做商业最难的就是办理牌照。这两年工商注册等环节已经大大简化了,为创办企业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有极少数部门的极少数人依然不肯收手。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