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楚文化、三国文化、山寨文化、孝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宝藏蕴育的“文化明珠”南漳县,又因为“建设中国有机产业第一县”成为荆山楚水中一颗闪亮的绿色明星。目前,南漳已不仅是“中国有机谷”的起步区,还是核心区、示范区,受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
资源:得天独厚
发展有机产业,南漳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南漳县大部分为山区,自然环境幽静,生物群落众多,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农业生产方式相对原始,农田、水库、山林较少经受农药与化肥的侵袭渗透,农产品具有纯天然、绿色的显著特征。空气质量优良,常年优良天数占比85.9%。水质优良,大部分河流水质达到Ⅱ类以上。
产业基础好。南漳县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效益,积极做大做强粮食、茶叶、高山蔬菜、食用菌、柑橘、生猪养殖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中药材、红豆杉、板栗、林下养殖等地方特色产业。全县“三品一标”认证数量累计达到112个。产品种类已由最初的有机水稻一种发展到有机大米、有机玉米、有机香菇、有机柑橘、有机茶叶等近十种。产业形态已由有机种植发展到含有机养殖、观光旅游等在内的多种形态,产业链条已由种植两端延伸到种苗繁育、有机肥和植物农药研发、加工销售等多个领域。
底蕴深厚的文化历史,为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提供基础。南漳县历史底蕴深厚,早在5000多年前,农耕文化始祖——炎帝神农便在这一带尝百草、植五谷、教农耕。南漳县还是楚文化发祥地、和氏璧故里、三国故事源头、中国古山寨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廊道,境内历史文化资源和遗址遗迹非常丰富。南漳县地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心节点,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如水镜庄风景区、春秋寨、七里山森林公园等。
此外,“两圈两带”和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南漳县农业腾飞提供了宝贵机遇。南漳县位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几何中心,汉江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交汇点,是正在实施的汉江生态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地理位置上连接汉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在气候条件上处于过渡带,同时兼具鄂西南和鄂西北、汉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物产、文化、风情,是鄂西北农产品生产流通的主产区和集散地。
实践:锋芒初露
打造有机谷,产业发展是核心。
“中国有机谷”南漳项目区建设规划范围为南漳县所辖全境,包括11个镇(区)、282个村。总面积38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83万亩。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核心区、拓展区。
核心区,是指南漳县西南河谷地区的巡检镇、肖堰镇、东巩镇,产业主要包括现代种植业(水稻、小麦、玉米、食用菌、茶叶等)、现代林果业(板栗、红豆杉等)、现代养殖业(兔、山羊、肉牛、冷水鱼等)和现代休闲旅游业,该区域是“中国有机谷”的发源地,是“中国有机谷”有机产品最富集区域,也是综合性展示“中国有机谷”建设成果的核心区域,它是“中国有机谷”建设的先行区、样板区、辐射源和引擎,引领“中国有机谷”发展。
拓展区,是指除肖堰、巡检、东巩三镇外的南漳其余8个镇(区),主要包括现代种植业(水稻、食用菌、蔬菜、茶叶等)、现代林果业(板栗、柑橘、油用牡丹、油茶、蓝莓、无患子等)、现代养殖业(兔、山羊、肉牛、冷水鱼等)、现代加工业和现代休闲旅游业。该区域是“中国有机谷”做大做强的支撑区域,是核心区示范带动影响最大的区域,其重点是围绕区域特色和优势,按照“中国有机谷”核心区的模式,以“三品一标”基地为中心,整体支撑“中国有机谷”发展。
目前,“中国有机谷”核心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五大产业、八大工程”,即现代种植业、精品林果业、特色养殖业、现代加工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高端粮油产业建设工程、有机蔬菜示范园建设工程、精品果业建设工程、有机茶园建设工程、有机特色养殖建设工程、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工程、生态休闲旅游建设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其总体目标是创建国家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国家山区农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汉江生态农业开发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推广示范区,建成全国闻名的“中国有机谷”。
“中国有机谷”简介
“中国有机谷”位于鄂西北襄阳市,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含襄阳境内南漳县、保康县、 谷城县、老河口市等地,跨地一万余平方公里。其中,南漳县是“中国有机谷”的核心区、先行区和示范区。“中国有机谷”的核心区,位于南漳县的巡检、肖堰、东巩3个乡镇,其版图面积117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30.4%,现正形成集有机种植、养殖、林果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带。
2014年9月,湖北省发改委专题批复了湖北襄阳“中国有机谷”总体规划(鄂发改审批服务〔2014〕22号),这标志着“中国有机谷”正式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
重视:前所未有
南漳县全力打造“中国有机产业第一县”的实践,引起了全省上下的高度重视。
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君正多次调研“中国有机谷”建设,对加快推进南漳有机谷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2014年11月30日,《“中国有机谷”南漳项目区建设规划》顺利通过评审,为“中国有机谷”确定了明确的发展路径与建设目标。
为了打造“中国有机产业第一县”,南漳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和专题会,研究推进有机谷建设的具体措施,并举全县之力,为“中国有机谷”项目建设加足马力。
今年以来,南漳县先后邀请国家农业部、湖北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专家教授对有机谷展示中心、支持中心5个备选地点进行考察论证。南漳县委书记黄其洲、县长王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功玉多次带领相关部门深入到5个备选地点现场踏勘,进行调研。
7月16日,南漳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强力推进有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决定对获得有机、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机转换认证的项目和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对“五大主导产业”有机生产达到一定规模的,视其规模大小奖励3至30万元;对有机基地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实体宣传展示窗口等,均设置了一定数额的奖励资金。
今年8月,襄阳市委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国有机谷”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有机谷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重点、扶持政策、组织领导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
8月14日,南漳县经济开发区木林村,中国有机谷产业孵化园正式破土动工。该中心包含产业孵化园、电商物流园、生态休闲园等功能区,计划总投资6亿元,其中产业孵化园投资1.1亿元。
……
目前,南漳县从事有机产业的企业已达19家,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8张、有机生产基地面积2.8万亩;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12张,产品包括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茶叶、柑橘、香菇、天麻等。
荆山腹地,一种全新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正悄然形成,一张崭新的中国名片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