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今后水土流失怎么防治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今后水土流失怎么防治
发布日期:2015-11-01 10:00:00  浏览次数:20

  我国首部国家级水土保持规划批复

  今后水土流失怎么防治(政策解读)

  解读人: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 刘 震 采访人:本报记者 赵永平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水土保持规划,是水土流失防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依据。

  水土流失占到国土面积1/3,大规模开发建设是主因

  全国水土流失状况如何?为何要出台国家级规划?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说,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0.72%。可以说,我们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数据显示,因水土流失,全国年均损失耕地100万亩,黄土高原严重区每年流失表土1厘米以上,东北黑土地变薄,一些地方的黑土层流失殆尽。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

  目前,全国累计综合治理小流域7万多条,实施封育保护80多万平方公里。刘震说,水土流失是当前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大规模开发建设是导致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防治水土流失,涉及各地、各部门方方面面工作,需要整体部署、分区防治、合理布局,亟须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规划。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历经4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编制完成这个国家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

  实施全面预防保护,从源头严控人为水土流失

  今后会有哪些硬招?

  刘震介绍,规划确定,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在所有陆地实施全面预防保护。对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水蚀风蚀交错区实施重点预防,严格管制生产建设项目和活动,禁止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和开垦草地等行为,从源头上严控人为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在水土流失地区,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重要水源地推进清洁小流域建设,对坡耕地集中区及侵蚀沟密集区开展专项综合治理。

  规划明确了治理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8亿吨;到2030年,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4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15亿吨。

  怎么进行跟踪监管?

  刘震介绍,规划明确,建立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监测评价等一系列制度,遏制新增人为水土流失。同时,对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实现动态监控全覆盖,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体系。这意味着,今后谁触碰水保生态“红线”,将被严格追究责任。

  23个重点预防区和17个重点治理区,注重自然恢复,分类实施治理

  规划划分了23个国家级重点预防区和17个重点治理区,注重自然恢复,分类实施水土保持治理项目。

  刘震介绍,重点预防区分三类,其中,重要江河源头区涉及长江、黄河等32条江河,以封育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辅以综合治理,构筑生态屏障;重要水源地,包括丹江口库区、密云水库等87个水源地,通过综合治理措施,确保源头水质安全;水蚀风蚀交错区,将实施大面积封禁治理,减少风沙危害,保障区域农牧业生产。

  规划确定,在重点治理区,近期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7.64万平方公里;通过坡耕地改梯田,治理面积160万公顷;在东北黑土区、西北黄土高原、西南岩溶区等水土流失相对严重地区,综合治理侵蚀沟4.62万条,减少入河泥沙,还将在全国建设一批具有推广带动效应的示范区,提升治理水平和效益。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