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秋粮探行]“校地”合作发展再生稻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秋粮探行]“校地”合作发展再生稻
发布日期:2015-10-29 09:10:00  浏览次数:11

  本报讯(记者何红卫乐明凯)424.4公斤!10月26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业厅联合组织专家,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余赛大队现场验收了种植户龚新福的再生稻田。

  再生稻,即水稻“一种两收”,是指在头季水稻收割后,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实现稻田一次耕整、育秧和栽插,就可以收获两季稻谷。近年来,由华中农大牵头,联合湖北省内各地相关农业部门,针对再生稻生产的技术瓶颈开展了攻关研究。

  “全程是机械化,二茬能到这个产量很满意,头季有600多公斤,这样一亩田就是吨粮。”今年55岁的龚新福说,他种了65亩田,其中42亩是再生稻,两季都是机插机收,还有一部分中稻田是“稻虾共作”模式。

  龚新福算了一笔账,与同样收两季的双季稻相比,再生稻不仅少一次耕地,省一季种子,还能少施肥和基本不打药,秸秆也不用烧,更重要的是省工,他们家老两口空出时间可以去搞稻田养虾等其他事情,保守算年收入10多万元,比儿子在城里务工赚得多。

  “以前农民没种过,不知道怎么种再生稻,产量不高,通过近年来的产业体系攻关,科研单位与地方农业部门一起协同创新,从各方面提高了种植水平。”华中农大植科院副院长黄见良教授在田头告诉记者,湖北蕲春、沙洋、洪湖等地就是水稻“一种两收”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的典型区域,通过指导农民选好品种、适时早播、施用促芽肥提苗肥、病虫管理等栽培技术,比单种一季中稻亩均增收600-800元很常见,可在长江流域适宜稻区广泛种植。

  “再生稻的科研永远在路上,产量和品质还有提升的空间。”湖北省水稻“一种两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华中农大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江学者彭少兵教授表示,再生稻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在湖北得到高度重视,容易被农民接受,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技术含量,对保障粮食稳定增产,提高种粮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