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农民工之歌》:劳动的礼赞 时代的华章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首页轮播图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农民工之歌》:劳动的礼赞 时代的华章
发布日期:2015-10-16 10:16:00  浏览次数:24

  

  集体诗表演《请不要叫我打工仔》

  

  情景诗剧《家乡的拐杖》 

  

  集体诗表演《十八罗汉归故乡》 

  

  集体诗朗诵《青春远航》

  

  配乐诗表演《夫妻洗墙工》 

  

  情景诗剧《月下心语》    

  本网讯 (本网记者 蒋培玲  摄影 黄慧)

  “震撼!”“感动!”

  10月15日晚,这是从北京人民大会堂看完演出观众口中听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演出已经结束,但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去,或与演员合影、或在背板前留念、或与他人分享感悟……回味着刚刚带给他们“震撼”与“感动”的大型现代音乐舞蹈诗剧《农民工之歌》。

  “我的手都拍疼了”

  “爸,妈,你们回去吧!”台上,情景诗剧《家乡的拐杖》中农民工忍痛挥别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儿女,为了摆脱家庭的贫困,为了实现富饶的梦想,迈开脚步,走向远方。

  台下,看到这一幕的曾先生已满含泪水。老家江西农村、来京已经十余年并扎下根的他说:“当初自己就是这样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向父母告别的,父亲拄着拐杖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

  《夫妻洗墙工》里为儿女生活勇敢去当高空“蜘蛛人”的农民工夫妻,《打工诗人》中辛苦之余仍不忘文学创作的青年诗人,《月下心语》里留守在后方独立撑起一片天的年轻母亲……每一个篇章,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句话,无不让观众感动。这是一场富真情、接地气、朴实真诚的演出,全面反映了农民工在奉献与担当过程中的幸福与欢乐,泪痕与伤痛,希望与寄托。

  “这些农民工的奉献让我十分感动,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城市建设。”今年85岁的纽奶奶说,她是老北京,以前北京城很多地方是臭水沟、房子又矮又破,但看看现在,环境整洁了、高楼起来了,变化是翻天覆地,“我打心底儿感激他们,今晚也一直在为他们鼓掌,手都疼了。”

  “一支昂扬的时代之歌”

  “在排练场,一些农民工闻声前来看我们的演出,结束后一边握着我的手一边哭着说,‘好多歌词唱到了我的心里’。”该剧编剧、国家一级编剧赵德平回忆说。

  整部诗剧对农民工的生活和生存状况进行了“白描式”的体现,农民工们有苦、有泪、有委屈,但在直抒胸臆的同时,他们却并不消极、不沮丧,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

  看!《青春的远航》中,这些新一代农民工都在诉说着自己的追求,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当下,而是已经跨越海洋,走向世界。《十八罗汉归故乡》里,那些走出家乡、为城市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再一次承担起全面建设中国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作用。

  正如《农民工之歌》作者刘迅甫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农民工群体,在他们的身上,承载着历史,也寄托着未来。在《中国梦》《在希望的田野上》悠扬的旋律中,《农民工之歌》整台晚会圆满谢幕了。但中国农民工唱出的这支昂扬、向善、向上,蕴含着拼搏、奋斗和奉献精神的时代之歌将持续上演,永不落幕。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