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中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 进入"量质效"结合时期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中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 进入"量质效"结合时期
发布日期:2015-10-16 10:25:00  浏览次数:13

中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 发展进入"量质效"结合时期

    对话动机

  2015年10月16日是第35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第25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是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增长,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立足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中国目前粮食安全现状如何?面对世界范围以及国内存在的种种粮食安全挑战,法治能提供哪些支持?带着这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与《2014—2015年中国粮食安全(评估)发展报告》的主要撰写者、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展开了对话。

  对话人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洪涛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很好

  记者:从提出粮食安全概念,到如今粮食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粮食安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在新的时期出现了新的粮食安全观,包括“供得够、送得到、买得起、吃得好”、“一国的粮食安全不影响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等。粮食安全观在不断发展,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形势如何? 

  洪涛:从2004年至2015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史上的奇迹。2014年粮食产量达60710万吨,增产0.9%,预计2015年“十二连增”,粮食产量将达到62000万吨,增产1.76%。从绝对数量上来讲,我国的粮食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粮食生产受到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连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产量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受限。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增幅连续3年下滑。

  记者:在《2014—2015年中国粮食安全(评估)发展报告》中,也提到了2014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量达到最高。对于这一问题,“报告”的分析是,原因主要在于国际市场粮食品种价格普遍低于国内等因素。尽管如此,但这种状况仍令人对目前的粮食安全形势产生担忧。

  洪涛: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很好的,但也需要明确,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四个主要问题:一是粮食价格“天花板”问题。也就是说,现在国内粮食价格比国际市场价要高,接近“天花板”;二是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粮食“地板”在不断上升;第三是我国粮食补贴“黄线”问题,中国加入WTO时承诺,价格支持、与农产品现期产量等挂钩的直接补贴等对贸易有较大扭曲作用的“黄箱补贴”不得超过产值的8.5%。据统计,中国“三农”财政补贴已经接近这条“黄线”;第四个问题是,粮食生态环境中的“红灯”问题亮起,也就是说,我们在生产粮食时,一些耕地出现变质,质量下降,导致粮食生产质量下降。过度使用耕地发展粮食生产,带来粮食生态的破坏,如化肥、农药超量使用、资源超载、环境透支。

  记者:回顾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变化,不难发现,每当我国粮食供给相对较多时极容易出现松懈情绪。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后期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卖粮难,农民不得不调减粮食生产,结果相继出现了粮食生产徘徊和减产,粮食市场供应紧张。人们把这种情形称之为粮食周期。每次粮食形势好的时期,往往也在酝酿着粮食紧张的因素。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