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生态治水”怎样治?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生态治水”怎样治?
发布日期:2015-10-10 09:24:00  浏览次数:13

  自福建长汀县城向北45公里,原本宽阔过丈的汀江渐渐收窄。汛期过去不久,河道里的水并不多。“现在流速大约每秒5个立方。要不是把这几座小电站停掉,恐怕这个季节河道里也见不着水。”县水利局局长涂相招告诉记者。

  福建正在开展小水电退出试点,长汀首期关停13座小水电。据测算,此举可恢复生态河道33.8公里。

  今年7月,福建提出未来将从“工程治水”改为“生态治水”,用5年时间建成全省万里安全生态水系。福建各地正在大力开展类似的“生态治水”项目,努力使河流水体恢复生机和活力。

  逐步退出小水电,河道有水流 

  过度的小水电开发,导致河道雨季仍难见到水

  究竟何为生态治水呢?“简单地说就是用生态的办法,而不是单纯用工程的手段来治水。整体效果可以用10个字概括:‘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福建省水利厅副厅长赖继秋表示。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河网密度达0.1公里/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蕉溪、汀江5条。福建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优势利用不好,可能反成坏事。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福建小水电遍地开花,导致水土流失。当地生产生活依赖小水电的长汀县,情况非常典型。

  汀江穿长汀而过,全县水能资源点达142处、技术可开发量10.5万千瓦;至去年,已建水电121座、开发9.4万千瓦,开发率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密集的开发解决了当地的能源和就业之需,却使得汀江不少河段减水脱流。为了发电,雨季中河道里仍然难以见到水,到冬季枯水期,流量下降到每秒1—2立方米,还会出现大段大段河道滴水不见的景象。

  水都没有,畅自何来?

  2014年,福建开展小水电退出试点,长汀被列为两个试点县之一。长汀首期关停13座小水电,2018年前50座小水电将全部退出,装机7070千瓦,仅占装机总量7.5%,对地方用电没有影响。政府补贴业主每千瓦5000元,补贴总额将达到3500多万元。据测算,首期关停完成后,长汀可恢复生态河道33.8公里。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