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四川郫县:联动机制助力有机农业发展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有机农产品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四川郫县:联动机制助力有机农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5-10-07 00:00:00  浏览次数:11

  郫县,四川省生态示范县,成都市饮用水源保护地。这里八河并流,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居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之首,属于成都平原上风上水之地,也是成都市的主要菜篮子和粮油供应基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定位,让郫县将有机农业发展纳入工作重点。

  近年来,郫县瞄准农产品高端市场,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关于加快发展有机农业指导意见的通知》{成府办〔2010〕65号}文件的精神要求,拟定了《关于加快有机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郫府办〔2010〕104号},从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措施、联动推进机制、布局规划等方面为郫县推进优势农产品向有机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性意见。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郫县在发展有机农业过程中有较多值得总结和进一步探讨的地方,现将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目前郫县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一)制定了发展目标。以全县优势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依托,重点发展蔬菜、食用菌、优质粮油等有机农产品。到2020年,全县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经认证的有机农产品达到40个以上,新注册名优特有机农产品商标25件以上,培育发展规模在500亩以上的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以上,截止目前已建成有机(有机转换)基地8000余亩。

  (二)明确四项工作着力点。一是科学合理规划,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根据发展有机农业的条件和特点,结合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和技术条件规划适宜发展区域。筛选出一批适合有机农业生产的项目优先发展,给予重点扶持,尽快形成规模。重点规划品种主要为韭黄、萝卜、榨菜、花菜、莲白、扁豆、生菜、苦瓜、韭黄等蔬菜和食用菌及优质粮油。按照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基地选址要求,规划区域主要为安德镇、唐昌镇、唐元镇、新民场镇、三道堰镇、古城镇和德源镇等7个镇。基地单元以200亩到3000亩为宜(含隔离缓冲区)。

  二是强化宣传培训,注重生产消费引导。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开展有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普及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普及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等相关标准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消费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良好氛围。

  三是严控产品质量,实施标准化组织化生产。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以“统一技术、统一投入品使用、统一收购产品、统一标识、统一品牌销售”等措施进行生产和销售,严格控制整个生产环节和过程,实现产品可追溯,确保有机产品货真价实,维护有机产品的社会公信力。

  四是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有机产品营销。瞄准了高端消费群体和市场,积极开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快有机农产品市场拓展。要根据有机农业特点及其市场体系功能专业化和流通渠道网络化的要求,积极培育专业化营销主体,建立和完善有机食品市场体系。

  (三)取得初步成效。出台了包括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的《关于加快发展“三高”生态都市现代农业的支持政策》(郫府发【2013】90号);截至目前已建成有机(有机转换)基地8000余亩;已取得有机认证的食用菌、十字花科、葫芦科类作物48个;实现年产量1.54万吨,产值1.8亿元;建立了榕珍菌业、丹丹公司、安德安龙、新民场云桥等一批初具规模的有机(有机转换)基地;引进、建立了成都饮水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有机农业企业。

  三、发展有机农业面临的困难

  一是有机农产品生产对生产环境要求质量较高,要真正实现有机产品认证需要在种植基地范围内建立缓冲隔离区、使土地的节约利用水平不高;二是有机农业生产对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目前郫县有机农业农作物品种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制定滞后;按照有机农业对土壤质量要求,尽管郫县具有生产有机农业的禀赋面积达28万亩,但要真正满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需求,需要3年左右的转化期,在转化期内由于不能使用农药和化肥,农作物的产量会受到较大影响,农户接受起来非常困难,单户发展几乎不可能;三是虽然随着大众对健康要求的日益增高,有机农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由于其生产成本高导致销售价格高,拓宽市场难度较大,优质不能实现优价销售,导致出现有机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多、范围不广的局面;四是作为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市县高度重视,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但是不能充分调动经营业主的积极性;五是郫县土地流转成本偏高,引入有机农业企业取得连片生产用地难度较大,加之在郫县水源保护区域内,花卉苗木的插花式种植在搬迁过程中农户要价过高,导致引入的企业落地难;六是由于有机农产品转换期长,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极高,其规模发展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市场培育需要较长的时间段,由于其消费群体比较高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只能用3%的耕地作为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因此郫县在发展有机农业过程中不能盲目求大、求快,需要循序渐进,搞好典型示范。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有机农业作为“朝阳农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极佳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农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取向,尽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认为,由于郫县已于2011年取得了整县推进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的认证,具备了有机农业发展的自然禀赋,加之作为成都市水源保护区,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激情较高。所以郫县应充分抓住这些机遇,按照合理布局、适度发展、有序推进、政策配套、市场运作的原则,抓好有机农业发展。

  (一)着力加强在新品种、新技术方面的引进、示范、推广。制定和完善粮油蔬菜有机生产技术规程,通过标准化推广实施,使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内生产企业、专合组织、农户对有机农业种植知晓度达到70%。3年内力争实现水源保护区实现绿色防控全履盖。

  (二)在饮用水源保护地带建立有机生产基地,引导按有机、生态农业标准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并进行实体化运作,力争在三年内招引有机生态农业项目10个,一级保护区生态、有机农业粮油、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

  (三)引进有机农肥生产企业服务有机生产,利用农作物秸秆、规范化畜禽养殖场粪便、食用菌菌渣建立生物有机肥料厂,逐步实现循环农业的良性发展。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质提升工程、沃土工程,有效降低对化肥的使用量,采取政策激励扶持方式,鼓励农户、专业合作社、企业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

  (四)将蔬菜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品种范围。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绿色、有机种植生产风险基金,分摊保护区内生产者因种植生态有机蔬菜的生产风险,重点对保护区内因有机生产的生产者减产、欠收进行补贴。

  (五)引导、调整保护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一是采取宣传、引导和政策调控方式,在种植业方面,不新增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对现已种植花卉苗木的生产逐步引导退出。二是对保护区域内养殖场按种养平衡生产模式进行改造,坚决关闭未达标排放的养殖场。

  (六)组建联合社,完成注册具有水源保护、生态保护、郫县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并逐步建立营销网络,拓展社区支持农业的新模式。强化宣传和推介,使郫县水源保护区域内优质农产品市场认知度得到提高,实现优质农产品优价销售,让生产者获得真正的效益。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