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南疆第一村”见闻:从“靠救济”到“电商热”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南疆第一村”见闻:从“靠救济”到“电商热”
发布日期:2015-10-03 10:17:00  浏览次数:11

  中新社新疆库尔勒10月2日电 题:“南疆第一村”见闻:从“靠救济”到“电商热”

  中新社记者 阚枫

  “现在我们家五口人一年收入1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在县城买了新房,也买了汽车。在以前,这样的生活都不敢想。”24岁的维吾尔族姑娘米日古丽·沙吾提,一边描述家乡的变化,一边用手机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网店。

  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驱车向南行驶约50公里,就到了米日古丽·沙吾提的家乡——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这个村子共有居民350户,1300人,其中维吾尔族占八成。

  “达西”在维吾尔语里意为“盐碱地”,这个村子最早就是得名于这里严重的盐碱土壤。

  “一年四季白茫茫,只见播种不见粮”,达西村民这样描述家乡昔日的贫瘠景象,并称当年生活主要有“三靠”: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

  米日古丽回忆小时候的家乡面貌时说,原来村子里连个像样的砖瓦房都找不到,村民住的全是土房子。

  20多年后,如今,走在达西村,宽阔的道路、穿梭的汽车、联排的别墅、优美的绿化,昔日贫困村的痕迹已全然不见。从原来远近闻名的穷村子,到如今获得“南疆第一村”的美誉,在达西村民口中,是改革开放使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近十年来,达西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达西注重扩大集体经济,调整传统产业结构,紧跟农业科技发展……村里先后投资建了面粉加工厂、红砖厂、蔬菜大棚等等,贫瘠的土地也改造成良田。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