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玉米临储价格调低:改革阵痛不能全由农民承担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玉米临储价格调低:改革阵痛不能全由农民承担
发布日期:2015-09-30 08:54:00  浏览次数:12

  玉米临储价格调低——

  改革阵痛不能全由农民承担

  施维

  改革是必须的,调整是必要的,但是改革发展的阵痛不能都让农民来承担。粮食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农民种粮,本身就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份责任与担当,市场波动的成本也不能全让农民来支付。眼下,如何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和积极性至关重要。

  当前,国家粮食主产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玉米自南向北逐渐进入成熟期,然而,丰收在望的农民却高兴不起来。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农发行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每斤1元,这比去年临储价格每市斤最多调低了0.13元,也是自2008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

  连续七年上涨,首次下调就是如此大幅度,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2008年以来,在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保障和托市下,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年年上升,玉米价格也一路走高,2008年,临时收储价每斤还只有7毛多,但到2014年,已经猛涨到1.13元,上涨了近60%。

  然而,与国内玉米价格单边上扬相反,国际市场价格已连续3年走低,下调前,玉米进口价和国内临储价的差别已经达到了每吨600元左右。这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玉米进口量猛增,二是玉米库存高涨,“洋粮入市,国粮入库”,部分主产区出现了“收不了,储不下,销不掉,财政补不起”的局面。

  可以说,今年玉米临储价较大幅度调低,既是市场倒逼的自然结果,也是产业调整的必然选择。将临储价水平尽量贴近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粮食价格回归市场。既有利于鼓励饲料和深加工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多收粮、多存粮、多用粮,有利于促进国内玉米产业长期健康发展;还能释放信号,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积极稳妥地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于农民而言,也是一次深刻的市场意识培训和风险精神的教育,因为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玉米临储价较大幅度调低,对农民利益带来的冲击也是实实在在的。近年来,随着粮食价格上涨,种植成本也不断攀升,农资、劳动力,尤其是流转土地的价格,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去年粮食价格的基础上。而今,每斤收储价格下调了0.13元,对农民尤其是规模种植户而言,影响可想而知。调整结构、改种改制,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暂时农民还难以适应,短时间内还会存在不少困难。改革是必须的,调整是必要的,但是改革发展的阵痛不能都让农民来承担。粮食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农民种粮,本身就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份责任与担当,市场波动的成本也不能全让农民来支付。眼下,如何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和积极性至关重要。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