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秋粮探行]绿色增产粮满仓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秋粮探行]绿色增产粮满仓
发布日期:2015-09-25 09:31:00  浏览次数:10

  本报记者刘婉婷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中秋将至,人盼团圆,粮待入仓。此时的龙江大地,一片金黄,空气中弥漫着稻谷成熟的清香。

  “你们看看这玉米的长势,今年我们肯定丰收了!”绥化市北林区农业局局长董思君因为高兴嗓门变得很大,“增收的关键就在规模经营。因为面积大了,大水利、大科技、大农业、大合作才能派上用场。有些机械展开就有十几米,不搞规模种植,没法提高效率。”今年绥化市2/3的土地都是规模经营,这给了他增收的信心。

  今年黑龙江遵循“稳粮增收调结构”的思路,积极指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将依靠增施化肥农药提高土壤肥力,变为利用作物本身特性提高产量。北安市石泉镇通河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厚继有今年参与了“粮豆轮作”项目,种植了1万亩大豆,每亩补贴150元。“倒茬之后的豆子,和原来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我预估能增产20%,有了补贴,还能增产,一举两得。”厚继有说。

  重产量,更重质量。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海伦市,今年水稻种植面积由去年的78万亩调整到80万亩。“谁都知道东北大米好,我们的水稻更是供不应求,但不能随意扩种。一定要符合水质条件好、有灌溉沟渠,附近没有污染企业等几个关键条件,确保绿色增产。”海伦市农业局局长郭聪健说。

  黑龙江今年在全省69个县市区实施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183个,建设了200多个农业科技创新集成与示范基地,调动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带动种粮大户学科技、用科技、促增产、保增收。

  袁中林是海伦市共合镇主力村的种粮大户,他的5300亩玉米地属于第三积温带,为了能种植更高产的玉米品种,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副主任才卓伟帮他搞起了试验田。

  “我这里5000亩种的是常规品种,300亩种植了先正达408。”袁中林说。后者作为第二积温带的品种,要求积温是2500度左右,温度达不到怎么办?“我们通过覆膜的方式弥补温度的不足,延长作物生育期,提高产量。”

  才卓伟找来了玉米专用覆膜机,“可以一次性完成侧深施肥、覆膜、打孔、播种、膜上覆土全套项目作业,机械化操作标准化程度高,苗齐苗壮。而且采用可降解膜,没有污染。提高了积温量,产量也至少增加10%。”才卓伟介绍说。

  “前两天测产,常规品种一亩1500斤左右,覆膜地一亩还能增产400斤,产量肯定比去年高。”袁中林说。

  同时,这里还采用了110厘米的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株距保持在25厘米,每公顷株数就可以达到7.2万株。“以前小垄只能种6万株,现在扩垄增行,增加密度,简简单单地就增加了产量。科技的力量不服不行。”袁中林看着自家田里又高又密的玉米秆,感慨地说。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