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浙江青田: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探路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首页轮播图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浙江青田: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探路
发布日期:2015-09-21 14:42:00  浏览次数:8

  

  方山乡农民金岳品在为鱼苗投放饵料(9月18日摄)。在法国打拼30多年的金岳品,回国建立起田鱼苗孵化基地,为青田县每亩“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重要贡献,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亚洲模范农民”。

  

  青田县小舟山乡农民在稻田里捞鱼(9月18日摄)。

  

  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农民杨民康(右)、伍丽贞夫妇在自家农家乐饭馆前展示自家做的田鱼干(9月18日摄)。老两口种稻养鱼、制做田鱼干、经营农家乐,年收入过百万,被当地政府评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示范户。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农业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闵庆文(中)和青田农业文化遗址保护办公室主任吴敏芳(左)和当地农民交流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情况(9月18日摄)。

  

  游客在青田县方山乡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内参观(9月18日摄)。方山乡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将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国农业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高级别培训班的学员在青田田间考察(9月15日摄)。

  

  青田县小舟山乡农民邹秋菊在做田鱼干,田鱼干作为特色农产品深受游客喜爱(9月18日摄)。

  

  2005年,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中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十年来,在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当地村民遵循“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原则,充分利用独特的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多功能农业,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式。通过鱼苗孵化基地建设、生产合作社建立等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以及田鱼干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等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实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统一。不仅使稻田养鱼这一传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作出有益的探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学习考察。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