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产业帮创业
平昌“金融+”“贷”乡亲奔小康
□冯辽平 张立祥 张超
想发展产业,可没有‘起伙粮”,如何破解贫困户贷款难、发展产业无启动资金难题?怎样扶持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反哺”一方乡亲走上小康路?
“挖穷根”,金融扶贫不可缺席。去年来,平昌县紧抓国家金融扶贫示范县的机遇,推行“政银企农”四方联动,坚持产业先行、金融跟进、多方联动、精准扶贫脱贫。经过实践探索创新,平昌走出了一条大金融撬动大产业促进大扶贫推动大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平昌县新增信贷投放11.3亿元扶持产业创新升级、贫困户创业致富,助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4%,辐射带动约3.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
金融+精准扶贫贫困户“贷”上“起伙粮”
“下月就有4只母羊下崽啦。”9月6日,云台镇龙尾村村民刘绍安正在羊圈给山羊投放青草。看着长得欢的山羊,刘绍安满脸喜悦,“若没有贷款,还买不回这些山羊呢。”
去年底,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刘绍安从县农行贷款2万元,这给一直想致富苦于无“起伙粮”的他带来了创业生机。在驻村干部产业规划下,购买了30只山羊。同时,加入云顶茶叶合作社,在自家8亩田地里种上茶树。“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有了当家产业的刘绍安自信地说。
像刘绍安这样的贫困户想贷款发展种养产业,而银行担心无资产抵押担保的贷款可能“鸡飞蛋打”,针对这难契合的矛盾体,平昌县去年探索建立了 “政府主导增信+银行主动介入+农民主体创业”的扶贫机制,建立1500万元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农行按基金5至10倍的比例提供“两免一贴”(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信用贷款,贫困户自主确定发展项目、自主申请贷款,农行及时办理无抵押、无担保贷款,财政按年息5%贴息。
该县还制定 《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评级授信办法》,由548个工作组逐村逐户对3.867万户贫困户开展授信工作。根据劳动力、家庭收入等情况,给予2至5颗星信用评级,并相应给予2至5万元的授信,授信总额达4.5亿元。今年来,该县发放“两免一贴”惠农扶贫小额贷款563万元,支持273户建卡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