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和古巷中举行传统民俗活动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实习生 黄嘉祥
刚刚过去的小长假,惠州市惠东县巽寮、港口等滨海旅游度假区十分火爆,据统计,9月3日至9月5日三天,惠东县接待游客16.2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达6830万元。今年上半年,惠东沿海已接待游客38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4亿元,分别猛增20.8%和19.7%。
眼下惠州的“滨海游”正向纵深发展,惠东滨海的古村落逐渐进入游客视野,范和村等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古村落,很可能成为下一波热点,不过,困扰当地旅游部门的是,如何有效地保留和开发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恰逢纪念惠东恢复建县50周年采访活动,记者走进这座被誉为“中国古村落”、“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的范和村,寻根广东省东部沿海古村文化。
古村落藏多项民间文化
范和村地处惠州惠东东部的范和港湾,据考证始于明初洪武年,距今六百余年,古称“饭萝冈”,相传因地理地貌酷似饭萝而得名,亦有取“富饶之地”之意。因其枕山面海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富甲一方的村落。
谈起目前的3D技术,或许大家不会感到陌生,范和村也有属于自己古老的“3D”艺术雕刻。
在当地村民口中的拥有中国古老的“3D”技术的所在地,是范和村三大姓氏之一的陈氏祖祠——罗冈围诒远堂。跨过门槛,正堂中间漆红的牌匾上,“诒远堂”3个繁体字直映眼帘。然而当记者走到其左侧看时,牌匾的字渐渐变成了“兰桂腾芳”,而在其右侧看时则变成了“金玉满堂”四字。
如此超前的艺术雕刻,曾吸引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目前,该牌匾的制作年代还是一个谜,当地村民也没有人掌握该工艺。
此外,范和村还传承着其他的民间文化,如白字戏表演,独特的嫁娶礼俗,花甲老人“食福”,端午节“抢炮头”,三大醮会,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惠东渔歌等。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
惠东县临近大亚湾和红海湾,毗邻香港,紧靠深圳,境内有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巽寮湾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旅游度假。2014年惠东共接待游客68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2亿元。然而,在惠东滨海旅游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充满“民俗味”的范和村旅游发展却一直处于近乎原始的状态,古村落未来发展的路又在何方呢?
对于范和古村落的旅游发展,惠州惠东县稔山镇党委委员何晓妃表示,目前范和村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各项旅游配套设施都跟不上,现在的游客并不多,以自驾游为主,而且大部分都是前来巽寮湾的游客。
如今,对于范和古村落的发展已经有了整体的规划,其中将计划在范和村附近建一个停车场以及一个游客服务中心。此外,范和古村落将与旅游局合作,依托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巽寮湾滨海旅游,增加范和古村落作为旅游路线的景点之一,从而推动范和古村落的旅游发展。
对此,范和村村书记吴桂申告诉记者,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争取明年投入使用,目前已经有旅游公司及一些民宿来投资合作,范和村也将加大宣传力度,准备推出“亲子游”等旅游项目。吴桂申表示,在古村落的规划中,将不考虑向游客收取门票。通过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关旅游服务业从而增加村民的收益,例如发展当地特色美食,出海休闲钓鱼等项目。
陈骁鹏、黄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