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重庆休闲农业:寻常农家味 致富大文章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重庆休闲农业:寻常农家味 致富大文章
发布日期:2015-09-02 08:58:00  浏览次数:9

  寻常农家味 致富大文章

  ——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纪实

  本报记者邓俐黄朝武

  眼下,重庆市铜梁区土桥镇庆林村3000亩莲藕种植核心区,已是市民休闲度假、消遣静心的好去处。像这样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观光园在重庆各个区县方兴未艾,成为当地一张张靓丽的农业名片。

  “休闲农业集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于一体,是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形态,也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重庆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夏祖相说。在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下,重庆休闲农业呈现出从零星发展到集群扩张的喜人态势,日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日前,记者深入重庆,实地感受了休闲农业发展的火热激情与诗情画意。

春意盎然。


  “体验经济”有底气

  ——休闲农业借力市场和政府两个“轮子”,以开发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体验参与融为一体,联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前景可期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多少久居钢筋水泥“森林”城市人的梦想。休闲农业的出现,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大城市带大农村。重庆农村区域大,农业资源形态多样;交通便捷,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2400公里,乡镇通畅率和行政村通达率均达100%。城镇常住人口1780多万,城镇化率达59.6%。休闲农业天然的乡村情怀,吸引着忙碌而烦躁的城市人走近农业、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最为关键的是,充盈的腰包让人们休闲旅游的底气更足了。2013年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8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会全面扩张。

  从自发走向自觉,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凝聚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心血。20世纪末,随着全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一批休闲农业规模化基地的兴起,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发展形态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市农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等文件,引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建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3000余个、休闲果园5300多个、休闲渔业4.9万亩、高山扶贫纳凉村177个、农家乐2万余家。都市功能拓展区以都市农业和特色村落为代表、城市发展新区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代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以乡村田园景观和特色农业为代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以民俗风情为代表,组团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为增强休闲农业发展后劲,重庆将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相结合,做好农业产业、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和公共服务配套,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重庆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元素融入其中,注重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已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3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6个,这些园区已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排头兵。

  重庆市农委副主任高兴明说,独特的地理条件、民俗文化和农业结构,造就了重庆休闲农业以避暑休闲、采摘赏花、民俗体验、四季休闲为特点的鲜明个性。在此基础上,休闲农业从过去传统单一的农家乐模式,逐渐扩充为田园农业、民俗风情、农庄农家、科普教育等齐头并进的融合模式,正展现出活力无限的美好未来。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