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聚焦部分贫困村"负债脱贫"现象:拆东墙补西墙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聚焦部分贫困村"负债脱贫"现象:拆东墙补西墙
发布日期:2015-08-31 15:01:00  浏览次数:12

  聚焦部分贫困村“负债脱贫”现象:拆东墙补西墙

  刘菁 高皓亮 郭强

  原标题:聚焦部分贫困村“负债脱贫”现象:拆东墙补西墙

  记者近期在江西省部分贫困村调研发现,由于一些扶贫项目补助标准偏低、所需配套资金较多,一些贫困村推进扶贫项目的配套压力较大,“负债脱贫”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道路、饮水安全、村庄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贫困村的集体经济不少都是名存实亡的“空壳子”,无力偿还这些债务。

  生活虽改善,债务增加了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珠田乡大垄村是江西省“十二五”省级贫困村。大垄村村支书王建红告诉记者,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生存条件恶劣,全村2000余人一直脱贫困难。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垄村迎来了修路、改水、建学校等一个个扶贫项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然而,由于国家有关扶贫项目补助标准偏低、所需配套资金较多,在条件改善的同时,大垄村的负债清单也不断拉长,负债额大幅攀升。

  村里的负债清单上列着这样一笔笔债务:

  2008年修一条5.2公里的通村公路,交通部门按每公里10万元的标准拨付工程资金,但施工成本却高达每公里32万元,路修通后村里负债近70万元;

  2010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利部门按每人400元的标准拨付工程款,施工成本是每人700元,虽解决了近1000人的吃水问题,却负债30余万元;

  2011年村小学改扩建,教育部门负责校舍建设资金,但村里要负责征地,负债9万元;

  2013年实施危桥改建工程27.4米,上级部门按照每米8000元的标准拨付工程资金,实际施工成本40余万元,至今还欠着20余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扶贫项目配套压力大,当前贫困村“负债脱贫”的现象并不少见。

  吉安市交通运输局县乡公路管理处副处长刘祥志告诉记者,当地“十五”“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欠债为12.3亿元,截至去年底,已偿还了三分之一,还有8个亿左右未还。

  “拆东墙补西墙”

  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贫困村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扶贫开发中欠下一笔笔债务;另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大多名存实亡,基本无力偿还脱贫中欠下的债务。

  以大垄村为例,村委会将办公楼下面的三个铺面出租给村民,每年的租金能有八九千元,这基本上就是村集体经济的所有收入,“想要依靠这点钱来还清100多万元的债务,根本无望。”王建红说。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