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沙漠上种地,应该怎样种?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沙漠上种地,应该怎样种?
发布日期:2015-08-28 09:34:00  浏览次数:16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受到耕地资源减少和环境资源承载力有限等硬约束。我国现有沙漠化面积173万亩,在干旱沙漠区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大有潜力可挖。但是,沙区生态脆弱,要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农业的平衡点,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农田。

  在许多地方,沙漠正在变为农田,还有一些地方也正跃跃欲试。那么在沙漠上搞农业开发,究竟应该咋样搞?是有节制的开发,还是大规模的推进,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度调研。

  沙区农业方兴未艾

  进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芹河乡酸梨海则村,记者看到几十幢温室大棚矗立在沙地中间。榆阳区园艺技术推广站科技特派员张连虎告诉记者,这里是酸梨海则村设施蔬菜种植基地,该村虽然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但由于地下水资源丰富,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酸梨海则村整理、改良沙地,发展设施蔬菜和水果,种植的草莓、葡萄、香瓜、黄瓜等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酸梨海则村因此成为陕西省有名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村民户均年收入达10多万元。

  榆林市地处陕西省最北部,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曾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防沙治沙,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前的0.9%增长到如今的33%,北部风沙区860万亩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150万亩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

  榆林市农业局副调研员刘忠雄告诉记者,随着生态状况的改善,近年来榆林市通过土地占补平衡项目在沙区开发耕地15万亩,建立起一个个现代化大农场,设施农业方兴未艾。“在追求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沙地农业,有利于调动当地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实现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刘忠雄说。

  与榆林市一样,被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占据近一半面积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也曾是我国遭受荒漠化侵害较重的地区。经过几十年防沙治沙,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毛乌素沙地的治理率达到75%以上,库布其沙漠的治理率达到25%以上。鄂尔多斯在小心翼翼呵护着得来不易的沙漠绿洲的同时,也在探索把沙漠绿洲变为良田的可能性。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林业局副局长吴向东认为,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紧缺,可以向沙漠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但是,要把沙漠绿洲改造为耕地而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当前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和理论支撑。如果在沙区过度发展农业就会导致水位下降,很可能造成沙地的二次荒漠化。就目前各地探索的情况,应该遵循“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充分利用沙漠地区的光热资源和林木资源,发展沙棘、沙柳、柠条、甘草等产业。

  据了解,在沙漠治理比较好的地区能否开发良田发展农业一直存有争议。目前,陕西、宁夏、甘肃和内蒙古等荒漠化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也在探索发展沙地农业,陕北的马铃薯、宁夏的枸杞、甘肃的向日葵、新疆的葡萄等已经在市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专家认为,人们希望摆脱自然经济条件制约,获得风调雨顺的农业丰收,这样的愿望无可厚非,但不同地域有其固有特性,人们无法改变地域的自然属性,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消除干旱气候。人们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不断实践,理性总结出综合性措施,实现在严酷气候条件下因地制宜、创新发展。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