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土壤污染修复 古蔺农民看到增收希望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土壤污染修复 古蔺农民看到增收希望
发布日期:2015-08-10 09:18:00  浏览次数:4

  □余其松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今年的玉米比去年长得还大。”8月5日,古蔺县石屏镇扎山村二组村民赵帮会玉米地里掰下几个玉米,脸上的笑容比玉米还灿烂。赵帮会发自内心的喜悦,源于古蔺县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程的实施。

  土壤修复给农民带来希望

  石屏镇从上世纪40年代起土法炼硫磺,1958年建石屏磺厂至2004年停产改制,60多年来排放的磺渣堆积了1300万立方米,对矿区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2012年11月,全省首个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程在古蔺县石屏镇启动。工程总投资430万元,在扎山村因地制宜地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工艺,对58亩受磺渣污染的土地进行治理和修复。2014年6月,土壤污染修复工程通过泸州市环境保护局、市财政局的验收。当年夏秋季节,试点工程58亩土地上收获了第一季蔬菜和粮食,8月的玉米和高粱采样送检合格,这片土地几十年来第一次获得了丰收。

  赵帮会告诉笔者,以前的磺渣堆上寸草不生,旁边的土地种的庄稼矮小,结的果实又小又怪。“人不敢吃,拿来喂猪喂鸡都担心。去年我栽的玉米结得好,南瓜一二十斤一个。今年我除了栽玉米,还栽了些红苕,还有十几窝果树,都长得好。现在庄稼长得好了,生活好了,心情也舒畅了。”土地的收成一年好过一年,让赵帮会又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目前,扎山村这种经土壤治理与修复的土地全都种上了玉米、红薯、南瓜等粮食或蔬菜。

  生态改善村民不再争救助

  “村长,我家的1亩地今年纳入改造没有?”“村长,把我的2亩要规划进今年的改造范围哟……”如今,在石屏镇扎山村,村民主动找到村干部要求改土治理成为了一道新景象。

  扎山村支书陈守国是试点工程的见证者和实施者之一,他因此还“得罪”了几个土地没有被规划的村民。他说,“以前群众争低保、争补助、争救济,现在是争着把自家的土地拿出来改造,因土地污染致贫的群众希望改善环境的愿望非常强烈,巴不得从好的土地上重新得到回报,依靠绿水青山脱贫致富。”

  据古蔺县环保局工程师胡华翔介绍,石屏镇扎山村的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程,通过缓坡绿化和边坡加固工程,有效降低了水土流失;通过对污染土壤的有效治理和合理利用,改善了土壤理化质量,恢复了土地的生态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养花种草,建设绿色屏障,净化了空气,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石屏镇扎山村的试点工程得到国家环保部的肯定。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推进会”和“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启动会”上,全国各地申报了200个项目,仅14个入选,古蔺县成为四川省两个国家级试点县之一。

  今年,古蔺县将继续在石屏镇扎山村推进国家试点项目,面积将超过200亩,按照“先易后难,逐年推进”的要求,三年内逐步在全县实施,将把受到工矿污染的土壤改造成健康土壤,让群众尽早吃上放心粮食和蔬菜,让农民实现真正丰收。目前,古蔺县环保局已开始着手对即将实施的更大规模的土壤污染修复工作进行初步规划。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