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农村治理危机: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弱化 黑恶势力介入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农村治理危机: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弱化 黑恶势力介入
发布日期:2015-07-08 14:48:00  浏览次数:9

点击进入下一页

  引入新力量:多元助力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 

  ——问需于农:新型农村社区再调查(中篇) 

  除了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外,要让农民在农村社区住得下、住得好,真正变身为“住在农村的市民”,离不开完善的公共服务和有效的基层治理。在当今面临转型和变革的乡村社会,如何激活各种社会力量,引入多种社会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多元共治水平?

  莫让农村社区成“两不管”“两不靠”地带 

  在一些地方,乡村公共服务资源短缺,且更多地向县城集中,或向少数试点乡镇、先进村倾斜,大量乡村被边缘化、空心化,很难享受到均等化公共服务的阳光。

  在重庆某地,2011年4个行政村撤村并居后,建立了一个农村社区,户籍居民有8000多人。半月谈记者在这个社区采访时发现,这里出现了城乡福利、公共财政投入“两不管”的问题:因为不再是行政村,就享受不到国家对农村道路、水窖、农网改造、农田灌溉等资金投入;又由于不是城市社区,因此得不到城市道路清洁、园林绿化、路灯建设等资金投入,成为“上不靠天、下不沾地”的空白地带。

  社区党委书记告诉记者,这个社区工矿企业很多,外来的务工人口有1万多人,但是在撤村并居之后,成了“几不管”的地方,“悬在半空中”。一些居民点通路、通水的问题长期没有办法解决,群众意见很大,经常上访。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教授项继权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方面,一些体制和机制性问题仍没有完全理顺,存在诸多困难和种种限制。

  在一些地区,因为征地、招工等原因,部分农业人口转成了非农业人口,失去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后,他们在参与村内事务、享受村内公共服务方面面临着种种问题。外来流动人员则更尴尬,虽然为当地农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身份上始终是个外来人口,别说享受村内居民的福利待遇,即使是子女入学、医疗卫生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解决起来都颇费周折。

  近些年,一些发达农村社区涌入大量非户籍人口,原有社区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来满足非户籍人口需求,这就产生“僧多粥少”的矛盾,造成了“同村不同权”。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