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大凉山深处的彝族课堂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首页轮播图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大凉山深处的彝族课堂
发布日期:2015-07-02 09:17:00  浏览次数:19

  

  四川大凉山美姑县尔其乡甲拉小学的支教老师孙杰在给孩子们上课(6月20日摄)。而就在半年以前,这个村子尚没有学校,村里孩子几乎全部处于失学状态。“刚来时这里什么都没有,渐渐的有好心人捐来了黑板粉笔、课桌椅、书包文具等,这里才有了学校的样子。”孙杰告诉记者。

  

  图为6月21日拍摄的美姑县瓦古乡尼勒觉村小学(拼版照片)。

  

  四川大凉山洛俄依甘乡瓦基机村小学的代课老师杜老师在教学生数学(6月24日摄)。该小学每3年招一次生,近半适龄儿童无法及时就学。

  

  四川大凉山美姑县尔其乡甲拉小学放学后,一个彝族孩子在抄写黑板上的学习内容(6月20日摄)。

  

  四川大凉山九口乡绿色希望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写作业(6月25日摄)。

  

  一名志愿者在四川大凉山九口乡绿色希望小学给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品(6月25日摄)。

  

  在四川大凉山洛俄依甘乡瓦基机村的一户人家,3个孩子趴在地上学习写字(6月24日摄)。

  

  在四川大凉山生活着200万彝族同胞,其中多数仍保持着千百年来的耕牧传统。2009年,大凉山才完成“普九”任务,时至今日,如何避免教育“着凉”,仍是这片大山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彝家村落分散,保守估计仍有半数村子没有学校,而部分村子虽然有学校,但是招不到老师,往往要三年甚至更久才能招一次生,导致大量适龄儿童失学,甚至外出打工。

  近年来在政府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努力下,这一情况正在改善。越来越多的公益活动走进大山,部分村子盖起了学校,迎来了老师,也出现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