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农村教学点普遍缺生源 教师全科任职收入少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农村教学点普遍缺生源 教师全科任职收入少
发布日期:2015-06-23 15:17:00  浏览次数:15

农村教学点普遍缺生源生存堪忧 教师全科任职收入少

点击进入下一页

  半月谈记者近期采访了多个省份的农村教学点。这些散落在大山深处的学校,在生源不断衰减中选择了坚守。留守学校所面临的困难大同小异,但每所学校都有一段属于自己、或暖心或无奈的故事。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这些故事所折射出的问题,发人深省。 

  留守村校生存状况堪忧,拿什么留住乡村教师 

  留守学校,在国旗飘扬的地方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站在县城举目四望,绵延的青山深处隐藏着无数村落,居住分散,山道难行。当地人告诉记者:无论村落多偏僻,只要山沟沟里看得到飘扬的国旗,就一定有村小。全县171所村小“镶嵌”在山沟、山腰乃至山顶,以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在张冲乡黄畈村,按照山腰上一面国旗的指引,穿过层层的茶园梯田和农家,记者来到沿河小学教学点。

  一方空地作操场,摆着乒乓球台;五间平房作教室、餐厅、厨房、厕所以及办公室,若不是国旗以及围墙上的标语,旁人很难相信这个比普通农家大不了多少的地方,竟然是一座拥有29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唯一的老师徐翠云告诉记者,学校的老校址在山上,面积大也很气派,如今学生少了,学校就搬到山腰,把曾经的操场改成了教学点。

  上午10点,二年级的数学课,教室里6张书桌、6个孩子,他们是这里的全部学生。

  “一公里是多远?”徐翠云问前排的4名学生。

  “老师,我家到学校是一公里。”学生们抢着发言。另外两个孩子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课被安排在第二天,此时正在安静地看书写字。

  11点上完课后,徐翠云来不及休息,直接奔进厨房,洗干净自家菜园种的菜,为中午留在学校的孩子准备午饭。沿河小学的6名学生中,最小的5岁,最大的9岁,都住在附近的山沟里,父母均在外地打工。

  村小不仅是学校,也是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五间瓦房让沿河小学的孩子们“居有定所”。相比之下,朱国军和他的14个学生则没那么幸运。

  朱国军是湖南慈利县金岩乡刘坪教学点唯一的教师。每周一早晨,他都会认认真真带着学校仅剩的十几个学生,在一根木棍做成的“旗杆”前,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杂草丛生的校园里,没有音乐伴奏,14个孩子,仰着头跟着老师清唱国歌。这是刘坪一道独特的风景。

  刘坪教学点的校舍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不久前,这里被鉴定为D级危房。如今,朱国军不得不带着14个孩子,租用一户农民的房子作为临时课堂和宿舍。杂草丛生的校园里,“旗杆”孤零零地伫立着,仿佛和老师、孩子们一样,在无声地盼望着遥遥无期的新校舍。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