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黑土地上的农业综合配套改革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黑土地上的农业综合配套改革
发布日期:2015-06-19 08:51:00  浏览次数:19
大图为建三江农场大型农机具进行玉米中耕作业。
张文羽摄
小图为哈尔滨市平房区农民在晾晒收获的粮食。 黄力辉摄
克东县仁发合作社智能育秧大棚。
张文羽摄
哈尔滨市方正县骏丰粮食产销合作社实现集中连片生产。 倪伟龄 黄力辉摄
阿城区稻米专业合作社创造的鸭稻共生模式。 黄力辉摄

“小满”刚过,“大粮仓”黑龙江省春耕生产就在广袤的黑土地上热火朝天地展开。同时,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也已拉开帷幕,正紧锣密鼓地上演改革开场大戏。

加入合作社农户多了

在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带的黑龙江省克东县,记者在这里调研发现,改革中农民最敏感的土地流转和承包的价格上涨很快,去年每亩地330元的承包价格今年一跃上涨到500元,增幅创下3年来的新高。

这说明什么问题?土地承包价格高了,意味着种粮成本也随着水涨船高,如此现状是否会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昌盛乡农民姚东告诉记者,他的地早已经包给附近的合作社种植。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自己种这几亩地,劳动强度大,但收入并不高。现在承包给合作社则是旱涝保收,他自己外出打工还能再赚一笔。

无论怎么进行改革试验,最终都是离不开解放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两个根本问题。

在锋军玉米合作社内,记者旁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股东大会。“今年承包费都涨了,咱们合作社多少也得涨点啊!”台下一名社员的发言立即得到大多数人的响应。“500多元一亩价儿高得有点离谱!这样咱合作社种玉米能收回来本儿吗?”

台上,种了一辈子地的锋军合作社理事长郑锋军眉头紧锁。他听着大家的议论,并不急于表态。当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半个多小时后,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当家人郑锋军。老郑清了清嗓子说:“承包价可以适当提高,成本上涨的问题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消化……”接着,老郑给大家算了一笔账:目前经营的5000亩地从过去的单一种植玉米改为种植高粱、玉米和向日葵,按照去年这3种农作物市场价格计算,算上土地承包价格上涨增加的成本,正常情况下今年盈利应该在200万元左右……

黑龙江省农委副巡视员李世润认为,土地承包价格上涨,一方面是由于随着“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推进,黑龙江省合作社发展迅猛,土地集约化经营取得了良好效益,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另一方面则是黑龙江省对过去制约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瓶颈作出许多改革性尝试,有的尝试已经初见成效。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开展后,2014年,仅克东县的合作社发展到600个,入社农户5.5万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73元,比改革试验前增长了13%。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