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洪坚鹏 摄
中新网6月2日电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朱耀垠今日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镇,一些村庄会聚集更多的人口,也有一些自然村村落人口大幅度减少,甚至会消亡,这个符合村庄演进发展的客观规律。
| |
民政部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请相关专家解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答记者问。
朱耀垠指出,农村空心化实质上是农村的人口离开农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性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镇,一些村庄会聚集更多的人口,也有一些自然村村落人口大幅度减少,甚至会消亡,这符合村庄演进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到70%,还会有4亿、5亿人生活在农村,决不能让农村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所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致力于为农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不断焕发和增强农村发展的升级和活力。
朱耀垠表示,为此,《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农村社区建设要遵循城乡衔接、突出特色、科学谋划、分类施策的原则,要统筹考虑各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人口状况和变动趋势,自然地理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合理确定试点目标和工作重点,因地制宜开展试点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