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股份”养虾记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股份”养虾记
发布日期:2015-05-18 08:54:00  浏览次数:14

    清晨五点多,古城村7组10户“股份养虾”的农民,准备将刚刚收获的小龙虾送去交易。

 

    本报记者何红卫张建堂乐明凯文/图

    5月14日早晨6点半,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古城村6组路口,村民张义权从虾商手上接过2400元虾款,把已经过秤的8袋小龙虾装上虾商的卡车,就开始给其他4个“养虾合伙人”分钱,每人480元。这天凌晨3点开始,他们从“合伙”的稻田捕捞小龙虾480斤,每斤5元。

    “全村家家户户都在养虾,稻田里自不必说,沟沟坎坎也不放过。”张义权是古城村村委会副主任,谈起稻田养虾,他摊开满是小龙虾夹痕的大手,满脸放光:“效益可观!捕虾季节天天有几百元进账。”

    2001年,积玉口镇农民率先探索出虾稻综合种养的“虾稻连作”潜江模式,现已在长江流域普遍推广,不仅开启了小龙虾养殖的新时代,也成就了潜江“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美誉。2010年,潜江又在“稻虾连作”模式上,创新发展出“虾稻共作”生态种养高效模式:即种上一季中稻,养上两季小龙虾,虾肥稻香,每亩可增收两三千元。

    “效益高农民自然都愿意干。”积玉口镇农办主任许文祥说,问题是,农民的责任田面积到户并且分散,小龙虾喜欢到处爬,分散的个体养虾,在生产和捕捞过程中造成各种纠纷甚至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智慧在民间,2004年,古城村7组10户农民探索的‘分户种田,股份养虾’使问题迎刃而解。”积玉口镇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姚述坤介绍,古城村7组三角尖垸有120亩田特别适合养虾种稻,但分散在10户农民,多的有20亩,少的才五六亩,田块大小不一,田埂交错,地上的稻子可以分开种,水里爬的小龙虾却不好分开养。为了和周边农民一样能够赚上“虾钱”,这10户农民“商量”出一种全新的养虾模式——每年5月底到9月中稻种植期间,由10户农民按照统一规范要求自负其责,各种各的田、各收各的粮;从9月下旬至次年5月下旬,120亩集中起来,由10户农民以股份形式养殖小龙虾,“生产开支共同摊、经营风险共同担、卖虾收入当天分”,具体生产经营管理由两个“轮值”农户担任“垸长”说了算,两名“垸长”每年从小龙虾收入中各提取500元辛苦费。

    来自最基层的首创往往代表着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分户种田,股份养虾”一经面世,不仅古城村12个村民小组纷纷效仿,周边村镇也广为借鉴。宝湾村二组郑主俭等5户有低湖田60亩,实行“分户种田,股份养虾”后,2014年户均种稻纯收入10680元、养虾增收2.7万元。“2014年三角尖垸120亩小龙虾纯收入13.8万元,每户分到1.38万元。水稻生产也因养殖小龙虾不能乱施农药化肥,种出的水稻比普通稻每斤高出四五分钱,产量每亩1300多斤。”古城村“分户种田,股份养虾”模式牵头人柳宝财说。

    “今年虾价低,总收入可能低于去年,但每户也可分得上万元。”古城村7组股份养虾户戴世银告诉记者,从4月8日到5月底近两个月时间,他们每户每天都要出工参加夜间轮流值班、巡逻和凌晨捕虾。“我每天捕虾后,还要和家人到不适合养虾的几亩高坡田收割油菜、耕田耙地、抛秧插秧,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有时累得动都不想动,但一想到每天有几百元的票子在等着,再苦再累都划得来。”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