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浙江嘉兴是如何治理养殖黑水的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浙江嘉兴是如何治理养殖黑水的
发布日期:2015-05-16 09:54:00  浏览次数:8
浙江嘉兴是如何治理养殖黑水的
本报记者 林紫晓
 
 

  左图:浙江嘉兴市规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减控示范基地。

  上图:经净化处理后的养殖废水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本报记者 林紫晓摄

  

  

几年前,轰动一时的黄浦江死猪事件,曾让养殖业发达的浙江嘉兴颇感尴尬。养殖业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这些年,提起水环境,嘉兴人心中就隐隐作痛。

  几年过去了,嘉兴市的水质是否有改善?养殖污染是否得到了有效治理呢?

  嘉兴市南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办公室主任杨明忠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养猪成为嘉兴地区鼓起一部分农民钱袋子的重要来源。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顶着“供港猪基地”的光环,嘉兴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超限的养殖总规模,对有限的环境承载力构成严峻挑战,生猪养殖业给嘉兴带来巨大治污压力。

  为了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嘉兴市下了大力气。首要的就是源头减量。在南湖区,养殖散户从2012年的两万多家,减少到如今的2402家,规模化养殖公司有16家。对于这些企业,嘉兴市从政策上严格要求他们进行生态改造,或配套种植业,或循环处理自行消化,使养殖污染物全部用于生活和还田。

  在嘉兴市规模化养殖龙头企业五丰牧业有限公司,记者见识了养殖污染物处理的全过程:粪尿干湿分离后,粪便经堆积发酵后,可以用来种植有机蔬菜。污水进入污气厌氧池发酵,沼气发电,沼液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引入以稻草为原料的生物质池消纳,之后再流入30亩狐尾藻生态湿地,经多级净化处理,最终实现达标排放。

  五丰牧业董事长蔡丽阳把记者带到养殖场后方,这里绿草葱葱,看上去和普通农田的风光并无二致。蔡丽阳指着眼前大片绿草,告诉记者那就是狐尾藻。狐尾藻具有耐肥性强、吸肥量大,长期泡在沼液里也能生长。此外,狐尾藻营养价值高,粗蛋白质含量17%-20%,可以加工生产猪饲料。

  浙江大学的跟踪监测表明,水泡粪池流出的养殖污水经沼气池、生物基质池、狐尾藻湿地处理后,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狐尾藻不仅能帮助养殖场清洁污水,还可以净化河道污水。在南湖区中港城附近的河流,记者看到河面上漂浮着几个狐尾藻组成的“绿岛”。污水排放口难闻的黑水,经过“绿岛”过滤后明显干净了很多。一位正在钓鱼的市民告诉记者:“前几年,城里的河道发黑发臭,现在黑河臭河基本不见了,鱼也多了。”

  除了以藻治污外,养殖业配套种植业也能有效消化养殖污染。在南湖区余新镇的一家养殖公司,以生猪养殖为核心,产生的粪尿、动物尸体经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全部转化为有机肥、沼液,用于配套的种植业,实现了生态消纳。植物茎叶作为还田肥料和生猪饲料,形成“猪—沼—作物—猪”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对空间有限的公司来说,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消纳养殖污染。”杨明忠说。

  “嘉兴市的水质这两年进步明显,市民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南湖区五水共治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标本兼治,以转型为导向,加大对各类污水的治理,不断提高水质。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