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靠什么筑牢“天下粮仓”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靠什么筑牢“天下粮仓”
发布日期:2015-05-13 09:32:00  浏览次数:11

  作为“天下粮仓”的中储粮,往大里说,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往小里说,事关百姓饮食着落。安全有效地运作是第一要务

  中储粮作为粮食储备的主要实施者,储备规模超大,小马拉大车,管理难度极大

  除了发挥中储粮强大的收储能力,还应从体制机制上鼓励地方、企业和农民多种储备方式协同推进

  最近有两条关于粮食的消息,一条是东北临储玉米5月7日启动首轮拍卖,但行情很冷,成交不理想。另一条是发生在辽宁、吉林两地的“陈粮顶新”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普遍关注。这两条消息,看似互不相连,但都涉及粮食收储,都涉及中储粮集团,都涉及中储粮运行机制这一共同主题。

  临储玉米拍卖说的是中储粮运行机制。中储粮先把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通过政策支持收储进库,然后择时拍卖,将粮食流向市场,有的年份拍卖销售很顺畅,有的年份不畅。总体上看,这些年由于粮食连续丰收,国内外粮价倒挂,加工企业成本不断加大,中储粮库存爆满,拍卖销售效果不佳。这次东北玉米拍卖成交不理想就属这种情况。

  “陈粮顶新”事件讲的也是中储粮运作机制。中储粮每年都要收储新粮,出售陈粮,这是粮库的运行规律。从这些年来看,出陈储新的过程总体上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战线太长,点多面广,中储粮运行吃力,监管乏力,所以出现了“转圈粮”、以次充好、顶包替换,甚至“火烧连营”等问题,这次“陈粮顶新”再次暴露了中储粮运作机制上的问题。

  因此,中储粮的这种运行机制就很令人关注。作为“天下粮仓”的中储粮,往大里说,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往小里说,事关百姓饮食着落,安全有效地运作是它的第一要务。从实践来看,中储粮自1999年开始组建,本身就是我国粮食流通储备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产物。当时国内粮食供应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但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粮食品种库存积压,一些国有粮企不积极销售、坐拿超储补贴,财政补贴负担过重。在此背景下,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应运而生。

  在改革中诞生的中储粮,这些年在保证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以及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运行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很明显的作用。但是,由于在粮食储备市场“一股独大”,中储粮也背负了越来越重的负担,累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在政策层面,中储粮作为政府粮食储备的主要实施者,储备规模超大,小马拉大车,管理难度极大;在运行机制上,中储粮实行“统贷统还”,所有委托收储库点执行政策性收储所需贷款,都由中储粮系统统一向农发行承贷,中储粮承担了所有风险,而代储企业违规操作的板子首先会打到中储粮身上。

  从中储粮自身来说,由于“一股独大”也滋生了尾大不掉的毛病。政策性收储使它具有买进卖出都能获利的优势,缺乏创新动力,而且还会有意无意地利用政策优势掣肘其他收储主体的发展,加上现在以政府储备为主的机制,导致中储粮掌控粮源偏多,库存爆棚。在粮食收储监管上,中储粮一方面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却乐意享受垄断带来的种种便利和诸多好处。这些年发生的一些粮食储备怪相,虽然很多发生在中储粮委托企业身上,但中储粮业内其实都心知肚明。

  作为改革的产物,中储粮的作用有目共睹;作为“天下粮仓”,中储粮继续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从粮食储备来看,除了发挥中储粮强大的收储能力,还应从体制机制上鼓励地方、企业和农民多种储备方式协同推进;从粮食收购来看,我国去年已经启动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这一改革还将继续推进,市场对粮食价格形成将发挥更大作用,包括中储粮在内的所有粮食企业,将在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各显身手。今后,要让政策性储粮归于政策,市场化经营回归市场,让中储粮成为真正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国家大粮库、市场大粮商。

  筑牢“天下粮仓”,改革创新是根本之道。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